如何评价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苏桑多诺:过去50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和私营部门均对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基础设施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看,持续发展中的亚洲已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建设等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通过加大环保力度、恢复主要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空气污染和响应
低碳经济倡议等方式,正致力于解决基建引发的环境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概念已享誉亚洲,中国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能让本地区乃至全世界受益,其他国家应向中国学习相关经验。
然而,亚洲基础设施仍面临发展鸿沟,目前尚有约3.5亿人没有用上电,6亿人没有获得改善的水源,15亿人口缺少质量尚可的卫生设施,10亿人居住在距离全天候道路两公里以外的地方。近年来,城镇化又成为一大挑战。亚行预计,2030年中国人口的70%将进入城市,这意味着新增3亿人口需要在城市就业、安家并获得相关服务;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一比例恐怕会更高,届时城市基础设施在防止空气污染、应对水源短缺、抵御内涝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新型风险方面,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基础设施时,要更多考虑
绿色、清洁、宜居等可持续因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