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过了是元旦,与雪花和寒流一同到来的,还有电子商务法。
这部酝酿多时的法律,在今年8月31日下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并在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将近半年的缓冲期后,电子商务法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行业内或者是过度焦虑,担忧淘宝商户、微商的经营成本大幅增长,最终关门闭店;或者是太过冷静,浙江的旭阳开了两年淘宝店,半年拼多多,提起电子商务法,他只称“没听说过”,也不关心。
的确有部分产业会因这部法律条文而迎来转型,它能催生新的商业机会吗?
倒塌的产业
开了12年淘宝店的游燕,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监狱扯上关系。
她大概会永远记得2017年3月22日,事发突然,海关稽私局突然以走私普通物品罪将自己逮捕。一年后,判决尘埃落定,她被判刑10年,罚款550万元。
游燕的罪名是走私,她从2013年开始,在香港通过刷卡支付的方式大量采购各种服装,并以快递、委托“水客”等方式走私入境,靠终端网店完成销售。据统计,她所走私的服饰金额达1140万元,偷逃税款300余万。律师表示这已是最低量刑,依法应在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放眼中国,大大小小的“游燕”们绝不是个小数目。
媒体时常将代购们所受到打击归咎于《电子商务法》,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代购行业本身就游走于灰色地带,通过规避海关的方式来逃税,数额小的属行政违法范畴,承担行政责任,接受海关行政处罚;数额大的则归属于走私,依据《刑法》来量刑。
代购们的利润点在于免交关税、消费税,以往或许执法程度不够到位,执法一严,成本上升,代购们的优势就会不复存在,代购、相关快递服务、水客行业都应声衰落。
在澳洲做代购的王颖曾对媒体新京报表示,“没办法,今后代购市场监管越来越严,赚不到什么钱了。行业肯定会面临一次洗牌。”
她售卖的产品以奶粉、保健品为主,最担忧的问题是新政策,有朋友向他透露:国内市场或许将对奶粉保健品做出明确规定,如果没有中文标签,或者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的奶粉保健品,一律不得销售。
做奢侈品代购的韩林,同样感觉近来生意难做了,花费10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来的代理网络正在溃败,代理们畏惧风险,逃离了这门生意。人肉背货的水客同样人人自危,拒绝了韩林的带货请求。
除了代购之外,海外快递行业也遭遇了挫折。发货量减少已经是既成事实,这意味着小快递公司的老板无法从货代及清关公司的手中拿到低廉的合作价,“到时候要么自己少赚,要么只能增加在代购邮费上”,在澳洲开了快递公司的刘伟道。
代购江湖已遭重创,而微商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大的变化,他们的未来是坦途还是荆棘小道,主要取决于《电商法》具体如何实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