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碳排放大国,,在国际上面临的节能减碳压力越来越大。据《光明日报》报道,来自中美两国科研机构的一份最新研究刊登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报告显示,中国碳排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在2000年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
这项研究首次核算出基于实测数据的中国碳排放清单,其核算的碳排放数值可报告、可测量、可核证,是全球第一套基于同行评议和实测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核算清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个月一份由英国、中国、美国和印度相关领域专家合作完成的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仍在增长,但排放增速自2005年以来已“稳步下降”了大约30%,2014年增速甚至放缓至接近于零,并且中国的发电厂平均能源使用效率也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报告提到,中国政府采取的多项政策措施在减缓本国碳排放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其中包括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巴黎举行,这两项研究能否为中国争取到更为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北京时间8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上述来自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对中国碳排放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博士刘竹说:“如果按照21世纪气候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的各种排放情景下,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增加25%~7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按西方经验测算的中国的排放数据不准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刘竹介绍,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碳排放数据发布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分析中心、全球排放数据库等机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简单地说,国际上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是用不同能源的消耗量乘以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燃料时氧化的碳量。“各种能源消耗量由国家统计发布,但排放因子用的是IPCC测算出的西方国家的平均值,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基础数据。”刘竹说,“中国的排放数据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其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估计。”
因为能源质量、利用方式等的不同,各类能源的排放因子可能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对中国碳排放的估算可能是不准确的,“可能会错误估计中国碳排放量”。
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关大博看来,这项研究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示范效应,“煤炭也是印度、南非等国家的主要能源,中国的研究可以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样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