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和碳税相比,碳交易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又是什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王志轩:碳交易是指,在一定管辖区域内,允许碳排放主体或者其他合法主体,拥有在一定时限内排放一定碳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通过行政配额得到,也可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且允许这种权利在确保碳实际排放不超过限定排放总量的情况下,像商品一样在交易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以达到碳交易成本最优的市场机制。相较而言,碳交易优于碳税,原因在于碳交易更能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观能动性,但在理论设计上要尽量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包括分配管理交易额等行政手段增加的成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碳交易试点中的交易配额分配制需要改革。对于电力行业而言,虽然体量大,但可以挖掘的空间却很小。比如一个燃煤电厂每年排放20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是碳排放大户,但其污染物控制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了,提升空间有限,这就需要燃煤电厂和电力之外的行业进行碳交易,扩大交易范围。此外,目前试点开展的碳交易多为政府下指令,企业虽能完成交易配额,但非企业自主行为。
我国目前碳排放交易的法律基础仍然不够坚实。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碳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应尽快上升到国务院条例层面,逐步在法律层面加以规定,这是做好碳交易工作的重要前提。碳交易市场机制在国内试点还是新生事物,但其意义深远,通过试点提高参与企业控制碳排放的意识,对企业了解到碳运用具有资源资产价值,可以通过运作降低成本,甚至获得利润,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试点作为市场机制减碳的探索也作出了很好的实践。
应协调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关系,用法律统筹考虑,引领电力绿色发展。节能提效、控制污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此应同时考虑企业在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避免类似二氧化硫控制方面出现的政策重复、交叉矛盾现象,同时要减少对电力企业的约束,尽可能释放企业在碳交易中自主选择技术和碳交易方式的权力,有利发挥市场机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