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际上也起到污染物减排的作用。这时,两者是统一的。然而,在推进节能减排行动中,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数据失真。一些地方公布的节能减排数据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数据造假成为“路人皆知”的潜规则。一些地方领导的办公桌里有几套数据,申报项目是一套数据,上级考核是一套数据,实际上还有其他数据。在调研中曾听到一个笑话,说领导的办公桌里有六套数据,但这种说法的真假性无从考证。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二是专业化的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行动,带来“瞎指挥”问题,虽然一些地方以“拉闸限电”来完成节能指标的现象已经从媒体上消失,但确实存在或发生过,一些地方将节能 “简单化”成给企业分配用电指标。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指标,在电力充足时也强制性地“拉闸限电”。企业为满足生产的用电需求,只好用柴油机发电,结果是效率更低。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三是“形象工程”。“形象工程”问题在节能减排领域均有,一些污染治理设施,有人检查时开没人检查时关。一些地方申请了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没有加以实施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国家发改委处罚了一些单位就是例证。“形象工程”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怪,需要加以改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在我国,节能并不是新的提法。解放后,“随手关灯”的标语几乎到处可见,这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执行的节能。在国外,“节能”内涵也经历过变化。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给出的节能定义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1995年,该委员会又提出了“能源效率”的概念:即提供同等的能源服务尽可能减少能耗。通俗地说,节能不是不让用能,而是要在使用同样的能源条件下产出最大,或在同样产出或能源服务条件下,用能最少,这是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所谓能源服务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灯、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得到的服务,此时的节能是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尽可能少的电耗支撑电器的正常工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节能可以节约资金,如节约一吨煤相当于节约了几百元钱。对于企业而言,节约是纯利润,而扩大销售收入中还含有生产成本。换言之,在企业会计中节约一元和增收一元的意义不同,节约产生的竞争力更强,因而节能可以纳入企业成本管理。于是有人认为,节能不用政府推进,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在节能问题上存在部分的市场“失灵”现象,信息不对称是其中之一。如住宅建造商想在建设过程中节省钱,而住房的人想在使用房子的过程中节能,行为主体的变化可能导致节能的“市场失效”。类似的例子是汽车。节能可以发挥市场作用,但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如果完全依靠价格调节,国家将付出很大代价。以近年来的实践为例,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我国能源消耗会依照惯性迅速增长。江泽民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发表了《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文章,其中提到: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时,能源消费通常经历一段快速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到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进入低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1。这也是对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关系的客观而且正确的认识。正是出于我国能源消费规模和环境容量的考量,节能减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成为约束性指标。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