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节能减排,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是对立的统一。统一在于节能减排目标和效果的一致性,追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而矛盾则在于,节能并不能省钱(经济学的理解是,节能投资无效),而污染物减排则要增加能耗。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生态文明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是对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两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的新概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绿色发展,则覆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水利和减灾防灾体系建设等六个领域。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较快发展阶段,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提出新的指导思想,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在中央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今天,节能减排不能有丝毫松懈,而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改变环境整体恶化的状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加以实施,是从国情出发的重大创新。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扩大了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提高了公众意识,形成了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等。对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的成就,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事实上,节能减排,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是对立的统一。统一在于节能减排目标和效果的一致性,追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而矛盾则在于,节能并不能省钱 (经济学的理解是,节能投资无效),而污染物减排则要增加能耗。
节能减排,按国内专家和管理者的认知,有三种不同理解。其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家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就是按这样的定义进行分工管理的:国家发改委对节能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环境保护部对污染物减排进行规划和管理。其二,节能减排是节能降耗,主要指节约能源、减少物料消耗。这是对原国家经贸委所使用的概念的延伸,也得到一些行业部门管理者和专家的认可。其三,就是节能减碳,也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理解在气候变化成为热点后国内相关领域的规划中出现,也就是将节能减排的规划内容覆盖节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