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提高了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比重,化石能源当中天然气又是比较清洁的,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煤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降低煤炭的比重。到底煤炭的消费量什么时候达到峰值,取决于技术。比如核电,我们在搞AP1000,因为用美国的技术,由于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耽误了34个月,核电的发展有所滞后。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解振华]另外,在可再生能源当中,有些核心技术没有突破,所以我们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进行技术合作、技术转让,能够让大家共同地拥有低碳技术,这样我们的煤炭比重会减少得快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好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是非常大的,现在国际上预计在今后几年当中会有7万亿美金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解振华]另外,最近也有一种估计,未来15年,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要90万亿美元,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我想应该是尽量采用绿色低碳循环的技术,也就是说,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产品有相当大的前景,这都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够取得进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解放军报记者:我们最近生活的领域当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热门的词就是“APEC蓝”和“新常态”,我想问的是,经过我们一系列政策颁布和实行,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节点能让“APEC蓝”回归到一种常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解振华]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的污染,跟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比如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它和解决大气污染是有协同效应的。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对减少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PM10、PM2.5都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非常有助于大气污染的治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解振华]刚才路透社的这位记者讲了,煤炭的比重要降低,我们正在采取实实在在的、非常根本的措施。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北京在APEC期间能够出现这种天气,让大家看到,只要采取措施,空气质量是能够改善的,通过这次行动,可以看到北京的环境容量到底有多少。这些措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施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一些影响,那怎么办呢?我们把这个时间拉长,把措施找得更准一点,更有力度一点,能够早一点实现“APEC蓝”,让它常态化,这不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现在看到了,这些措施都是很对头的,只不过是力度的问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国外的经验显示,碳排放如果到达峰值,GDP一般会下降3%左右,如果中国2030年左右达到排放峰值的话,GDP的增速会下降到什么样的水平,咱们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水平?
[解振华]国际上说一个普遍的规律是3%,我倒是不认同。因为我们研究了欧盟的一些国家、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的这些国家,GDP增速也并不是下降3%,这一点上,各国有各国的国情,跟各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还有跟技术有直接的关系。技术革命、技术创新能解决很多问题,另外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由绿碳投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