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未来:以清洁的名义
文章来源:投资时报米歇尔·尼伊霍斯2014-05-05 10:55
美国第一座基于捕集碳原理而设计的发电厂预计在今年年底启用。设在密西西比州东部肯珀县的煤气化厂会捕集该厂超过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再把它输送到附近的油田。对于美国能源部出资支持的这项计划,环保主义者与反对政府过度支出的活动人士均持负面观点。不过,美国南方公司(Southern Company)旗下的密西西比电力公司(Mississippi Power)表示会坚持下去。公司负责人说,该电厂用的是密西西比储量丰富的褐煤,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已有现成市场,这有助于抵消率先采用新科技的高昂成本。
然而,若政府没有出台关于开征碳税或直接限制排放量的强制要求,这项技术就不会得到推广。“碳捕获必须靠法规来推动,”美国能源部太平洋(601099,股吧)西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詹姆斯·杜利(James Dooley)说。如果美国环保署能在今年践行奥巴马的承诺,对已有和新建电厂的碳排放量进行立法限制,那么碳捕获技术才能得到真正推广。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试行市场导向型策略—这种做法美国已率先尝试过。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限制电厂的二氧化硫总排放量,并向污染制造者发放可转让的“污染许可”。当时,电力业者预言这种做法会引发灾难性的经济后果。但相反,这个策略催生了技术的创新,也提升了空气的质量。鲁宾说,现在碳捕获系统所处的阶段,与上世纪80年代二氧化硫捕获系统所处的阶段差不多。一旦排放限制为这些系统创造出市场,其成本就会大幅降低。
即便一切进展顺利,煤也不会成为清洁能源,但无可否认,它会变得比现在更加清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