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在京发布 回顾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成就,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0-31 23:31

城市蓝皮书提出七大“四新”经济重点领域。

 
1.数字经济
 
数据资源是新经济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从经济内部性看,数据资源成为新经济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从经济外部性看,数字经济主要指依托大数据产业和以大数据及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相关产业,为新经济发展萌生出的新动能。第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和各种虚拟现实经济深度融合;第二,农业通过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数据农业和精准农业发展模式;第三,商务和商业活动、旅游产业等与数据经济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海量消费需求。2017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总量高达2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9%。
 
2.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经济以人工智能为载体,结合相关产业门类,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转型升级。2017年,全球智能化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5万亿美元。我国提出“智能+”概念,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大量深度应用于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新技术本身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率、产业运营模式也会相应发生转型,从而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提升,逐步催生出以人工智能为载体的新经济。其中,工业控制、芯片模块、无人系统、数据服务等关键产业是人工智能的重点领域。
 
3.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是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从而实现新价值的产业,目前创意产业正以“无边界经济”模式向传统行业和实体经济辐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意产业更加高效地配置要素提供了可能,因此从事创意产业的企业也会得到更大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具有轻资产、高价值特征的创意经济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如动漫产业、电子出版、自媒体等。
 
4.流量经济
 
流量经济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流量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模式,其运作模式为,在特定区域以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和要素条件为基础,吸引区域外的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并通过不同资源要素的重组和整合来实现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与发展。区域产业发展还会形成更大的经济能量,并向周边区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多种资源要素通过不断的集聚和辐射,即高效、有序、规范的流动发挥出更高的价值,且在循环中通过扩大流量规模、提高流通速度,不断实现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流量经济要素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强流动要素,是指流量要素在经过的区域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并有增值性,流出区域外的经济要素在区域内滞留时间越长,要素的形态、能力等改变越多,流量要素就越强,因此资金流、人力资源流、商人流、技术流都是强流动要素。其二是弱流动要素,是指流量要素在其经过的区域内不滞留或滞留时间较短,形态改变较少,以最高的效率流向区域外的经济要素。业界普遍认为,在未来十年,流量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价值增长迅速,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四分之一来自流量经济贡献。很多国际大都市已经把流量经济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的特大城市也把流量经济发展作为建设全球性城市的关键支点。
 
5.生物经济
 
生物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我国现代生物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展显著。基因检测和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和基因疗法技术等发展迅速,新型生物产业已成为新经济中最具创新引领意义的领域之一,必将推动农业、制造业、医卫康养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形成的现代生物经济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3~2017年,全球生物产业产值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很多国家、地区和城市均把生物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生物产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7年生物产业规模接近5万亿元。未来,生物高新技术创新将取得更大进展,基因检测和编辑、合成生物、生物大数据和生物制造等具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势必推动生物产业新经济的发展。
 
6.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对海量分散化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享,并在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连接最优供需,从而促成市场和交易的形成。共享经济是新的信息经济业态,是三次产业融合的结果,其技术基础是大数据和高速互联网。共享经济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是基于消费者之间物品使用权分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线上整合经营线下的闲散物品、空间、劳动力、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匹配,最大限度地降低边际成本。在技术和制度的协同创新中,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5.9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27.8%;共享经济领域融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服务人数接近1亿人次;共享平台就业人数近900万。可以说,我国共享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为就业创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从行业的视角,共享经济正在从单一领域共享走向多资源共治共享。未来在共享出行、共享空间之后,在资本、教育、医疗、技能培育等诸多领域,都将发展出新的业态,信用体系、新型金融产业对共享经济保障功能将越来越强。
 
 
低碳经济以低碳排放和循环经济及可持续服务产业为基础,如具有显著低碳效果的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业、建筑绿色化、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农业、智能交通等均属于低碳经济领域,低碳经济作为新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增长迅速,突破发展,由此带来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未来,低碳经济还将与数字经济和创意经济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第二、第三产业业态。工业社会靠传统治理手段推动的生态环保将逐步发展成绿色可持续的、低碳的新型产业生态文明形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