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方为解决环保系统家底不清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思路多是希望用技术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实际效果不明显。相比信息技术本身,目前更大的障碍在于信息管理的观念和体制。下一步,建议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来探索建立污染源信息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污染源信息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出台《污染源信息管理办法》,明确污染源信息的采集、管理和使用要求,规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落实信息管理责任。环保部门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污染源信息管理机构,归口管理相关工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二是明确污染源信息管理责任。要界定企业、环保部门、公众等不同主体在污染源信息管理中的责任。新《环境保护法》虽然取消了排污申报的规定,但强化了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负主体责任。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负有监督责任而不是核定责任,可以根据举报或者工作需要对信息发布的情况进行核查。公众有权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三是界定污染源信息采集范围。应当明确污染源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更加突出和体现与企业市场秩序相关的信息。应采集经工商登记的企业信息;采集与环境行政执法相关的信息,包括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内容;对其他环境管理信息不作强制要求,以企业自愿申报(或公开)为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互联互通。给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同时,要明确信息采集和登记的范围。排污许可证设正本、副本,还有配套的IC卡。每个企业拥有唯一的IC卡,其作为企业办理环保相关业务必备的识别卡,可以用于环境管理各领域。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