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强化责任担当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王成文2016-03-03 10:15

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强化责任担当通过严守环保底线,统筹行业发展与污染控制,统筹增量控制与存量调整,切实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持续减排,消除污染。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环保部门要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绿色发展说到底还是发展,但发展的内涵、方向和路径都发生了根本转变。环保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成为绿色发展的“助推器”。一要切实坚持环保优先,强力推进发展转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在上项目、搞建设、抓产业上切实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坚决不上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项目,坚决不要有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内支持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逐一明确,公布清单,做到边界清楚、要求具体,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落实到位。二要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竞争力,构筑对外开放新优势。新常态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对外开放的名片,成为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条件。所以,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工作上真正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更快改善和提升;在行动上真正把绿色发展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并转化为具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只有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新常态下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抢占发展先机,取得发展主动。三要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通过严格环境执法和强化标准引导,促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顺利实施。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加强政策扶持,畅通投融资渠道,通过完善环境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环保产业发展。四要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引导绿色消费革命。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和有力监督环保工作,大力营造全民盯防污染、全员社会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转变,以社会公众对绿色消费的共同选择倒逼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环保部门要做捍卫绿色发展的“黑包公”。执法监管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基本、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是环保部门捍卫绿色发展的硬手段。环保系统要自觉拿起环境执法的有力武器,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强化法治手段,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法规,持续开展环境执法系列专项行动,严惩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恶意违法排污行为。建立网格化的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推动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严厉而精准地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将企业守法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违法超标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接受社会公众谴责和监督。要用好挂牌督办、高限处罚、按日累计处罚、区域限批等制度和措施,对环保严格禁止的事项和行为实行“零容忍”。要加强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对于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按照刑法等要求追究责任,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追究,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塑造良好的环境法治氛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环保部门要做绿色发展的“铁判官”。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好不好,都要用环境监测数据说话,要用老百姓的感受来验证。国家生态文明改革“1+6”文件的出台,使生态环境保护由“督企”转向“督政”。环保部门作为发布环境质量信息数据的法定部门,要利用好环境监测数据,为环保督察、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环境离任审计等政策的施行履行好“裁判”的职能。要不断强化业务人员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三严三实”的精神,按照空间代表性、管理针对性、历史延续性的原则,努力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和分析研判工作,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准确反映污染源排放状况、准确反映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准确反映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环境督察巡察、目标责任考核、干部离任审计、环境损害赔偿、环保责任追究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保证以上制度实施的正确靶向,真正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正指导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以对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全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在工作中落实最严格的环境制度,执行最严密的环境法制,努力让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为百姓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作者系陕西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