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该《公报》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较于以往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述而言,立意更高,认识更深,视野更宽,角度更新,力度更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绿色发展”要有新的举措。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改革发展,理念先行”,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较于以往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述而言,既有创新,也有升华,更有提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一是立意更高。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从“绿色发展”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出发,围绕人与自然和谐、主体功能区建设、低碳循环发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整治、生态屏障构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文明和“绿色化”发展的高度进行了新一轮的理论阐述,这不仅赋予了“绿色发展”这一模式崭新的面貌,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二是认识更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使“美丽中国”的表述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也令“美丽中国”从一句抽象的理论表达“落地生根”为具象的实践形态,这也是我国在“绿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深化所得出的科学的理论认识。在未来,“美丽中国建设”也正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并举并重,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是视野更宽。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率先提出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表明我国在“绿色发展”中具备了国际视野,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担当,也向世人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诚意和姿态。这一提法还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以考量,强调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将有利于我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生态环保进程,推动世界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并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构筑生态环保国际新格局。
四是角度更新。首先,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率先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其中,“自然岸线格局”的提法表明我国将一如既往地顺应自然,更加重视天然形成的地理分界线,避免岸线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开发;同时,自然岸线格局”也表明我国将海洋这一天然分界线纳入了格局建设之中,用格局把中国的国土作了全方位覆盖。其次,《公报》中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一方面表明“两个体系”是绿色发展最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强调“绿色发展”全面性的同时,也从体系的角度将绿色发展诠释的更加生动具体。最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我国提出了“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本次全会又在此基础之上,从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角度强化了其制度属性,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又与以往的交易制度相呼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相配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