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能源互联网之路”白皮书》,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有三种模式,即侧重信息互联网、侧重能源网络结构、革新性能源互联网,三种模式的代表项目分别为德国的E-energy、美国的Freedm、日本的数字电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德国的E-energy是基于ICT的未来能源系统,它提出在整个能源供应体系中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互联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监测的目标。E-energy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以分布式能源供应为主的电力系统需求,继而实现电网基础设施和用电器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协调。
美国的Freedm系统历年是在电力电子、高速数字通信和分布控制技术的支撑下,建立具有智慧功能的革命性电网架构吸纳大量分布式能源,通过综合控制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各环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兼容。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日本的数字电网完全建立在信息互联网之上,用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信息支撑,通过逐步重组国家电力系统,逐渐把同步电网细分成异步自主,但相互连接的子电网,给发电机、电源转换器、风力发电场、存储系统、屋顶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网基础机构等分配IP地址。电力路由器与现有电网及能源局域网相连,可以根据相当于互联网地址的“IP”地址识别电源及基地,旨在通过电力路由器完成能源分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