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中储能是核心要素
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是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具备重要意义。首先,发展新能源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是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以石油为例,我国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至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对外依存度为59.6%,已确定今年将超过60%,远超美国。其次,发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空间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目前光伏“十三五”装机目标已明确上调50%,至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将从之前的1亿千瓦上调50%到1.5亿千瓦。最后,清洁能源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分布式发电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分布广泛的家庭、楼宇等主体都能够成为电力供应者。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模式有其先天缺陷,即供应有非常强的随机性、间断性和模糊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能量波动性以及用户驱动的能量需求的时空随机性,导致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流本身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与无秩序性。因此,储能技术由于可以有效消除能量流的不确定性,并使能量的时空转移和能量流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成为能源互联网重要基础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能源互联网格局下,储能将扮演能源芯片的关键角色,是实现能源系统数字化和辅助能源管理的核心要素。
储能产业井喷在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2000年至2014年,全球储能在电力系统的累计装机总量为840.3MW,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我国储能技术的应用始于2010年,当年装机容量即增长241%,2011年、2012年增速分别为8%、27%。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5》中指出,截至2014年,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84.4MW,占全球储能装机容量的10%,2014年新增项目63个,装机容量为31MW,年增长率58%。(1)从技术上看,锂离子电池的装机占比最大,为74%,其次是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分别为14%和10%,这三种技术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装机份额达到98%。(2)从应用上看,用户侧领域的装机占比最大,为50%,项目比较集中在海岛、偏远地区、工业园区、低碳城镇等领域,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动汽车分列二、三位,分别达到27%和13%,前者主要集中在风电场储能领域,后者集中在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V2G应用、需求响应充电以及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上。
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已经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电力辅助服务、用户侧需求管理和电动汽车车电互联等四个领域出现市场机会和商业化模式。在储能国际峰会2015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介绍,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容量将达67GW。目前储能产业井喷在即,未来三年将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迎来产业发展的“储能元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