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数据让人惊讶:现在惰性溶解有机碳的量,也就是长期保存在水里的碳,相当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而且,它的存储周期平均约5000年。所以,如果水里的碳库和大气二氧化碳相当,如果有交换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气候变化。这也说明了微型生物碳泵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如果能找到办法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里,那将是巨大的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记者:人类活动,会对海洋碳存储作用的发挥,造成什么影响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焦念志:我举个例子,比如河流入海口地区营养丰富,利于生物生长,按道理应该会消耗二氧化碳,可为什么我们还那么反对河口富营养化、防止赤潮呢?其实是这样一个机制:这些生物都是很容易被降解的有机物质,且有机物质越多越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大量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甚至造成缺氧区。一旦形成缺氧区,就会导致动物死亡,然后造就更大的细菌和微生物、更大的氧气消耗,并产生甲烷、氯化氢等气体,释放到大气里就容易下酸雨。这是一连串的环境变化和生物链破坏。所以,施肥、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需要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记者:什么是“中国蓝碳计划”?它的意义何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焦念志:我们要发展海洋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需要推出中国的“蓝碳计划”,让大家都来关注原先没有重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碳,也就是微型生物碳泵产生的碳,据此通过研究,获取参数,形成碳汇标准,开展碳交易。举个例子,以前我们控制突然污染、限制排放,是通过惩处的措施,是被动的方式,如果我们建立了标准,就可以通过碳交易的方式。如果民众因为减少施肥导致了减产,我们可以依据标准给予生态补偿,这就可以主动将产业往低碳经济上引导。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与此同时,因为我们在“蓝碳”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世界前列,所以还有条件进一步将这个标准形成国际标准,推广到国际上去,比如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大家都可借鉴这一理念而获益。这既有助于环境保护,也能引导绿色经济,还能形成先进的“蓝碳”理念。所以,发展“中国蓝碳计划”已经具备条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