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试点为全国碳市建设积累的第一个经验就是,必须成功地建立政府的公信力,给市场明确的预期,才能充分激活市场的活力。试点城市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能否确保参与方遵照这些规则去交易和履约非常有挑战性。深圳、北京、上海等碳试点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积极,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规定企业若不能履约将承担较为严重的财务后果,并且设有专门的执法队伍去确保执行落实,否则,难免企业就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面临挑战的是,碳资产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被很多企业所接受,导致企业对碳交易的参与程度不够。要将碳交易扩展至全国,参与企业的数量必须成几何量级的速度上升,这个工作怎么尽快推展也大费脑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另外,透明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目前碳交易的透明度稍显不够,比如有的碳试点没有将受到监管参与交易的企业名单、已经履约企业的数量和名单、配额的确切总量等全部公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和参与者做出正确、公正的判断。而在市场机制里,只有机制透明化,才能令投资者和参与者对市场产生信任。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其他如碳交易企业的边界和范围界定、上报数据质量、审核队伍建设等方面均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还有就是如何通过探索期货交易来增强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还值得政府尽早思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