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信号无不表明,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已经启动。但仅一年时间就从碳交易试点阶段跃进全国碳市建设阶段,是否已经准备充分?侯宇轩向记者表示,虽然全国各地建立起了多家碳交易机构,但目前我国碳交易的规模尚有限,多且分散的碳交易平台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也弱化了碳交易机构的资质,而且各省的碳交易平台只能在省市内进行碳交易,交易活动受各地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交易流程、制度规范、检测方法学等不尽相同,难以形成交易的内在驱动力。“就目前来看,七个碳交易试点各自为阵,配额分配并不一致,企业边界和范围也是根据当地具体环境污染情况来划分的,管理细则上也不尽相同,贸然地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可能会埋下祸根。”宋然平则认为,目前确定一个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时间表、将管理标准制定前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期间还是有一段时间去观察试点,总结经验,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计做好铺垫。
当然,三年内究竟能不能建成还是存在变数和不确定性的。但是通过拟定时间表和制定标准来倒逼倒闭企业参与,推进碳市场建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碳交易透明度亟需增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虽然意见相左,但有一个观点还是达成了一致:每个试点城市各成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构建更好的碳交易市场,现在试点时间太短尚无法展现各试点体系的特点以及可取的经验,相关部门应戒急戒躁不断完善各个试点的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