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的三大思想和发展新动向

文章来源:中房网2016-07-12 14:59

近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王有为在行业专题研讨会上做了题为《绿色生态低碳在建设事业中的实践》的行业报告。从其报告中得知,今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建筑工业化发展、建筑碳排放计量交易、绿色低碳教育宣传等将是我国绿色建筑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绿色建筑三大思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1.被动式设计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被动设计由英语Passive Building Design 翻译过来。被动式建筑设计就是顺应自然界的阳光、雨水、风力、气温、湿度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元素,少耗能或不耗能,以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来改善和创造适用的室内环境,利用被动式方法调节室内环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秋季节,自然通风完全可以在不消耗任何能量的前提下,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夏季应该区别对待,此时室外气温高于室内,自然通风会造成热风进入室内。但在夜里,建筑物可利用室外冷空气排除室内热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自然通风实现原理——利用风压、热压、风压与热压相结合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多种形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我最近翻看了一本有关国外绿色工程汇编的书,里面有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的典型案例。在这些项目中,建筑节能的措施有遮阳、冰蓄冷、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其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措施运用得最普遍。一定要用活这些措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2.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实施绿色建筑项目前,先决条件是搞清楚本土元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建筑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不同地区的技术特色有所不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近日,住建部在审参与詹天佑奖评选的项目时,青岛的一个项目,材料上写的是夏热冬冷地区。青岛是寒冷地区。要是按照夏热冬冷来做工程分析,技术实施,肯定会误入歧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3.绿色建筑集成技术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什么是集成?我们发现现在较多项目是技术的叠加。集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发生矛盾的时候如何科学逻辑地思维,做出决策。即针对不同功能建筑,科学合理地选用技术。比如采光,住宅建筑综合节能与照明能耗后,窗户要开得小一些;学校建筑,采光很重要,窗户就要开得大一些。要根据当地情况、建筑功能综合考虑采用何种技术、技术的配比等。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三大热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绿色:绿色化提法首次出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上升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并列的概念。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生态:从2005年我国首提“生态文明”的概念,到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低碳:系世界范畴内各国共同关心的大事,环绕气候变化已连续五年举行政府首脑会议,直至APEC会议,中美签署气候变化合作协议,大局稳定。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绿色建筑发展新动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住建部已经开了审查会,并递交了报批稿。最近接到住建部通知,将分四个行动小组到不同地区对我国城镇化的开展做调研。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评价标准有五个创新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一,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设置了生态环境章节。其中强调了城市热岛效应和噪音两个新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第二,城市设计问题。过去城市建设强调空间美学问题,现在对城市功能越来越重视。为了规避城市病等城市暴露的问题,标准规定,一要编制城区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文件;二要建立相应的城市设计专家评审负责机制;三是建立城市设计监督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第三,能源问题、碳排放。我在下面环节具体展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四,信息化建设,设置城区信息化系统章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五,产业更新。首次将技术性很强的硬标准与软性建设结合。绿色生态城区要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2.建筑工业化问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目前存在的三大误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第一,重住宅,轻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第二,重PC(预制混凝土结构),轻装饰装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第三,重产业化,轻工业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3.建筑碳排放计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发改气候【2016】245号文件: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典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广泛普及,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如何计算建筑碳排放?台湾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九大指标中有一项是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七个过程作为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基础:建材生产、建材运输、营建工程、日常能源使用、修缮更新拆除、废弃物处理。建筑碳排放就是这条产业链上发生的,只是不同环节轻重占比不一样。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根据联合国环保署的统计资料,建筑使用环节碳排放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高达80%~90%。中国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建筑碳排放也专门做了一个课题,采用十几个项目做案例分析,其中只有一个案例除外,其他剩余的建筑运营期间碳排放占比80%~90%。可以作为今后建筑碳减排的一个参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目前碳排放有三种表征方法:单位GDP碳排放、人均排放和单位地域面积的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在分析了50个代表性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后,我们认为,不同城市碳排放的可比性存在障碍:一是城市性质不同,资源开发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综合型城市、旅游型城市这四种类型的城市并不具备可比性:二是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采暖季不同也要注意:三是要注意城市能源国家统一配送的城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的抉择倾向是:一要提供碳排放清单,分板块(产业、建筑、交通)计算;二是提交三种碳排放参数是基本要求(碳排放三种表征方法);三是重点是建筑碳排放;四是自身前后比较是基础,同条件同性质城区相比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