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平均气温11-15摄氏度:6000年来人类生存与繁衍的“舒适带”
“研究结果还是挺出乎意料的。”该论文第一作者、同时也是两位通讯作者之一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驰对澎湃新闻表示,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社会和许多物种产生影响已是共识,但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全球大多数人口一直集中生活在相对狭窄的气候带内,这些区域的年平均气温为11-15摄氏度,少数人口生活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25摄氏度。数千年来,尽管人类不断迁徙,技术不断进步,但人类整体的分布格局与气候条件的这种对应关系保持了相对稳定。
但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推高全球平均气温,从而破坏以上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气温边界。
该论文称,鉴于地表升温速度高于海洋,而且热带地区的人口增长更快,因此在碳排放持续增加的情景(RCP8.5)下,到2070年,全世界人类生活环境的平均气温将较距今300年的前工业化时期上升7.5摄氏度,约为全球平均温升的2.3倍。
在此情境下,气温快速上升,加之全球人口发生变化,意味着50年后,全球约30%的人口生活在年平均气温将超过29摄氏度的环境下。目前仅有0.8%的全球地表拥有此类气候条件,且大多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2070年全球19%的陆地面积将处于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这将让35亿人处于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之一。”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作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的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教授扬斯-克里斯汀·斯文宁(Jens-Christian Svenning)说道。
在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削减(business as usual)气候情景下极端炎热地区的扩张。在当前气候下,年平均气温高于29摄氏度的区域仅限于撒哈拉地区的小部分深色区域。在RCP8.5摄氏度情景下,到2070年,上述气候条件预计将扩大到整个阴影地区。在SSP3人口增长情景下,如果不进行迁徙,那么到2070年,这些阴影地区将成为35亿人口居住的家园。背景颜色代表当前年平均气温。(本文插图均来自《Future of the human climate niche》)在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削减(business as usual)气候情景下极端炎热地区的扩张。在当前气候下,年平均气温高于29摄氏度的区域仅限于撒哈拉地区的小部分深色区域。在RCP8.5摄氏度情景下,到2070年,上述气候条件预计将扩大到整个阴影地区。在SSP3人口增长情景下,如果不进行迁徙,那么到2070年,这些阴影地区将成为35亿人口居住的家园。背景颜色代表当前年平均气温。(本文插图均来自《Future of the human climate niche》)
据徐驰介绍,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人员又专门多花了一年时间对所有假设和计算进行了仔细检查。此外,研究团队公布了所有数据和计算代码,以保证该研究的透明度,并方便他人进行后续研究。
不同时期全球人口分布与年平均气温(MAT)之间的变动曲线。可以看出,距今6000年里,全球大多数人口一直集中生活在相对狭窄的“11-15摄氏度”气候带内。但这一现象将随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巨大变化。不同时期全球人口分布与年平均气温(MAT)之间的变动曲线。可以看出,距今6000年里,全球大多数人口一直集中生活在相对狭窄的“11-15摄氏度”气候带内。但这一现象将随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巨大变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研究主要使用了RCP8.5情景模型。为了对未来气候作出评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五次报告中新设定了名为代表性浓度路径(RCP)的四种情景,分别为RCP2.6(低)、RCP4.5(中低)、RCP6.0(中高)和RCP8.5(高)。RCP8.5模型代表了一切照常(business as usual,也即假设未来不施行任何气候政策)的高碳排放未来,在这一情景下,到2100年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比工业革命前的浓度高3-4倍。虽然该情景存在科学争论(比如是否高估了未来煤炭使用等),但仍是相关研究中较多采用的排放情景模型。
“其实我们也计算了RCP4.5和RCP2.6两种相对温和的排放情景,得出的结果同样让人担心。”徐驰说道,上述结果是研究团队采用IPCC和大多数气象学
专家所能接受的十多个气候模型得出的平均结果。但现实中气候变化的路径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现在看起来可能更糟,也有可能缓解一些。”RCP8.5代表了一种具有警示意义的可能性——如果全球按照当前的排放力度和温室气体增加轨迹继续下去,未来我们可能面对什么情景。
这种有别于过去6000年的人口分布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将加剧人口迁徙的压力。尽管论文作者们无意去预测气候移民,但研究得出的结论预示着位于东南亚、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直接且复杂的危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