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企业感到生产经营困难很多,一方面要想办法应对,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传统增长模式必须改变。这就要求企业从拼资源、拼环境向求质量、求效益转变,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型,朝着绿色、创新的方向发展。但很多企业还习惯原来的套路,还禁锢在原地,缺少创新思维,不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式,却把生产经营不好的责任推给环境保护。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企业该如何求新求变?山东造纸是很好的例子。20年前的山东造纸企业超过1000家,但“一家企业污染一条河”。2003年,山东省率先发布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以环境标准倒逼“两高”行业转变。标准提高总是痛苦的,企业最初也是叫苦连天,但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完成了蜕变。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山东省一跃成为我国造纸第一强省,纸和纸板年产量占全国15%以上,经济效益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COD排放量仅占全国行业的5%左右。
环境标准倒逼让山东省造纸业实现优胜劣汰,既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又为积极治污的企业腾出了大量市场空间,让市场实现了良性发展。如果企业一直停留在低端,受损的将是整个行业,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
有企业家由衷地说,没有严格的环保标准,就没有今天的山东造纸业良性发展的局面。
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临沂。临沂的石英砂加工业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从100多家整合到几十家,企业效益、产业档次、财政税收、资源利用效率都有较大提升,破解了低档次竞争、低层次发展的难题。加快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绿色转型,不仅是维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