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如果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不提高,大气污染问题将更加严重。随着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油品升级、燃料清洁化、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气脱硫、脱硝净化的需求都将大幅上升。
同呼吸,共命运,京津冀三地的空气质量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而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标准、油品差异较大。为控制机动车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力争在今明两年内,统一供应符合国V排放标准的燃油,同时区域内机动车环保标识也将统一。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透露,将申请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快优质油品供应步伐,力争今明两年内甚至年底前,向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统一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燃油。
根据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的要求,我国将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进一步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其中提到,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随着政策力度显著加强,中国汽车尾气治理时代来临,未来尾气排放政策有望超市场预期。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尾气治理需汽车发动机、油品和排放系统三者同步升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查标准主要有三项:硫化物、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这三者在整个汽车环保中基本需要通过不同步骤来解决,其中硫化物主要通过油品升级,即硫含量的控制,降低其中的硫和烯烃含量,主要涉及加氢脱硫和烷基化等多项关键技术。而颗粒物需要通过发动机燃烧系统的升级,而氮氧化物则只能依靠尾气催化系统(如未来国内主流的SCR系统及其必需品车用尿素),三者需同步升级。
汽车尾气治理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下一阶段治污关注重点,其中尾气治理和油品升级将率先试行。新能源汽车目前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外,充电桩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未来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必然会随之爆发性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治理任重道远,相关投资见效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相关公司业绩将会随着治理的深化逐步体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