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口总量。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使人口数量下降,但人口寿命增加,两者相互抵消。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总量可能会有一定上升,但上升量不会很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第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能源消费由几个因素决定:一是人均基础设施,二是城市化水平,三是产业结构,四是生活水平,五是GDP增长率。从这5个因素可以分析历史上发达国家的排放是如何变化的,从而获得我国今后的碳排放问题的一些启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从人均基础设施来看,我国人均现代基础设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应有一个基本判断,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有完成。从城市化来看,发达国家基本上20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城市化,之后,城市化的增速很慢。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50%,有近1.9亿农民工并未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从产业结构变化看,现在美国除商业外,第三产业占比为60%,也就是说美国制造业耗能、排碳占比非常小。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如此。而我国虽然近30年来产业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但制造业比例依然很高,第三产业只占到40%左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碳排放在逐渐下降。而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构成正是制造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从生活水平看,2005年美国仅在交通领域人均碳排放就相当于我国当年碳排放量的总和。毫无疑问,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交通的排放也会快速增长。从GDP增长率看,虽然近两年我国GDP增速放缓,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三,能源结构。讨论能源结构涉及两方面,一是化石能源中煤油气的比例。二是非碳能源的比例。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从化石能源中煤油气比例看,我国煤炭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为7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我国煤炭年消费总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一半左右。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化石能源中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都较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从非碳能源比例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煤炭占能源比例越来越小。虽然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非碳能源,但主要发达国家非碳能源的比例只是百分之十几而已,如日本不到10%,美国是13%~14%。鉴于发达国家在非碳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比我国更有优势,因此我国非碳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消费比例不容乐观。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国到2040年达到碳排放的高峰时,能不能把人均的排放量控制在像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首先,我们假定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2040年时达到25000美元,年均增长率略小于6%,理论上这个数字可以达到。其次,必须考虑能源弹性系数,这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能源弹性系数是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之间的比例,弹性系数越小就说明能源增长越慢。前些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非常高,基本在0.7、0.8以上,如果化石能源中煤油气比例不变,到2040年达到排放高峰时,能源弹性系数降到0.5的话,我国碳排放仍会增长100%。
所以我得出结论,要把人均高峰排放控制在以上4国水平非常困难,必须大力发展非碳能源、提高天然气消费量。能源弹性系数必须控制在0.4以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虽然我国人均的碳排放量比较高,但是人均累计排放还非常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仲礼)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