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着力点在于转换动力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政府要从“十一五”期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角色中逐步退出,更加突出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体地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中国减排的脚步正在加紧。最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财政部计划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稍早之前,环保部还表示,未来五年将投入1.7万亿元资金用于治理大气污染。这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治理计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十一五”以来,在行政力量的强劲推动和巨额资金投入下,中国节能减排步伐大大提速。从2006年到201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3.6%,这相当于少排放约18亿吨二氧化碳,其中,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就下降5个百分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评论说,这不仅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的贡献。
他同时表示,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能源消费总量还会相应地增长,传统的高碳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减排行动进行时
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原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强度目标,反映了中央政府希望从资源耗竭型的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转型。据易碳家了解到,这一重大政策调整的国内背景是,在连续多年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在“十五”的后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了9.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上升了32.3%和3.5%。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中央政府以行政主导方式强力推行地方节能减排任务。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