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提出了所谓比发达国家更严的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面上体现了“政绩”,却未必能相应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电力行业的污染物的控制的关键是有科学合理的排放标准要求、与标准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互相配套的严格监管体系。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科学监管,尽量减少有自动监测数据不用、而用人为核定的方法去考核企业和反复检查,给企业造成负担并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根据国家的要求电力行业“十一五”期间主要脱硫、“十二五”期间主要脱硝,这个做法并不完全合适,应当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地区就应当开始脱硝,脱硫应持续到“十二五”期间。这样既可以突出解决重点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可以给环保产业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一刀切”式的要求,不能有重点地解决环境问题,也使脱硫脱硝产业大起大落,如现在脱硝催化剂供不应求,质量良莠不齐,很令人担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已经是以机动车排放为主与煤烟型和城市生活型污染为一体的复合型污染,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是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由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在光照条件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严重城市光化学烟雾,因此治理污染的复杂度和难度更大,要科学合理制订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时机、程度。VOCs有很多来源,如机动车排放、油气散发、化工排放、油漆涂料、餐饮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由于电厂大部分布局在城市之外,排放采用高烟囱,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而且,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建机组就要求采用低氮燃烧方式降低排放量。“十二五”期间开始了大范围的烟气脱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在脱硝系统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方面都还经验不足,而要求的改造时间过短,很多电厂不论从正常的改造周期看,还是从脱硝系统催化剂的供应上看都难以保证工期,脱硝工程的质量更难以保证。我们一直强调控制氮氧化物不能走像脱硫那样一哄而起、反复改造的老路,但很遗憾的是在脱硝上已经逃不出这个规律,我们将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