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为主力军
“十二五”期间,企业为主、政策为辅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共识,而在企业大军中,中小企业又是作战能力最强的核心军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王煦分析称:“企业是节能的主体,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还是要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比如企业确实从节能改造中获取了更大的利益,自然会有内生的动力,政府引导更多是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黄武俊表示:“以企业自主监管为主,政府指导为辅。如果扶持政策退出,影响的层面应该不是很大。因为节能示范企业因为节能减排投入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其他企业会主动效仿,形成一种企业自发节能减排的氛围。EMC这种模式对企业自发的节能减排有很大的好处。政府只要提供一些融资渠道或是信用担保服务就可以做得很好。”
在如何强化中小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中地位的问题上,赛迪智库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认为:“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针对中小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国家需要研究制定差异化的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继续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范围,扩大节能家电产品覆盖范围,将量大面广的工业耗能产品列入补贴范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对于政府提供的奖励机制,黄武俊认为:“从政府资金层面以及节能减排的重大任务来看,其实奖励资金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虽然政府投入很多资金,这些钱也因为管理漏洞等原因难以有效地发放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但是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机制带来的正面影响。”
王煦认为:“为了推动企业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都安排了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