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赛事正酣。赛场外,广州赛区执委会协同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广泛发动本地国有林场、控排企业、低碳企业、具备
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城市合伙人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碳中和抵销捐赠工作,在全城掀起了一波具有“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碳源类型丰富多样、支持方式灵活创新”标杆特色的大型赛事
碳中和捐赠活动热潮。截至目前,广州赛区已接收超过30家企业和单位提出的捐赠意向,合计约38万吨碳产品,为实现广州赛区碳中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十五运会广州赛区秉持“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先后印发《
绿色行动计划》《广州赛区打造美丽全运实施方案》,并配套制定《广州赛区碳中和工作方案》《广州赛区碳抵销捐赠工作方案》。
碳抵销捐赠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广泛响应。作为持有
碳配额的主力军,广州多家纳入
碳市场管理的控排国有和民办企业纷纷响应,率先行动,在持续推进自身节能降碳的基础上,主动捐赠
履约后剩余的
碳配额合计超过15万吨,成为抵销赛事相关
碳排放的重要支撑。管辖经营山、水、林、城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也踊跃响应,充分挖掘自身减排项目,经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量注册登记
平台规范登记后,签发超过11万吨广州碳普惠自愿减排量(GZCER),并全部自愿捐赠用于抵销赛事
碳排放。
此外,部分广州赛区城市合伙企业主动对接行动,在本身不持有碳配额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市场购买碳产品后进行捐赠。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与广州对口协作帮扶的福建省龙岩、贵州省毕节两地政府,积极推动本地企业主动捐赠林业
碳汇助力广州赛区,展现了区域协同减排的合作精神。
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反映出广州碳市场建设的深层成效。企业不再将碳配额视为单纯的履约工具,而是作为参与城市治理、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这体现了企业低碳转型从“被动履约”迈向“主动贡献”,形成“企业减碳—配额盈余—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碳源类型丰富多样
万千绿色能量汇聚成流,共同筑牢十五运会赛事的碳中和基础。本次碳抵销捐赠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碳源类型丰富多样。捐赠的碳产品涵盖了全国碳配额(CEA)、广东省碳排放配额(GDEA)、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量(GZCER)、核证碳标准(VCS)等多个品种,不仅丰富了赛事碳中和的碳汇来源,也体现了广州碳市场建设成熟度和“双碳工作”的扎实成效。
其中,全国碳配额和广东省碳排放配额为企业提供了规范的碳排放权管理工具;广州碳普惠自愿减排量则展现了本地减排特色;国际通行的VCS核证减排量更是为赛事碳中和增添了国际化元素。
为广泛凝聚各界减碳力量,广州赛区还通过碳普惠服务平台鼓励公众在赛事期间践行低碳出行、观赛与消费,并以“平台配捐”方式鼓励公众捐赠碳配额、
碳信用等产品。
这些创新做法不仅有效拓展了碳汇来源,让原本专业的“碳语言”走入寻常百姓家,更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国企引领—民企参与—公众行动”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路径,为各类大型活动和赛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