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治理外埠重型柴油排放污染,应该从以下5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区域联控联动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尽快制定区域联控联动措施,统一区域机动车环保排放标准。建立超标车辆处罚及限期治理信息平台,打破地域框框,对本区域内的超标车,各级环保部门都负有监管职责。对未完成限期治理的超标车,由车辆登记所在地环保部门实行挂牌督办,并列入黑名单。对超标车所在单位,在评优、税收政策和银行信誉等级上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二是建立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堵住违规车辆进城。建立由环保、交通、运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治理外埠重型柴油车联防联控办公室。环保部门要利用法律赋予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在治理超标车上,充分发挥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如在办理进城证或运营证时,应征求环保部门的意见,加大力度宣传政府治理措施;应把车辆尾气是否达标排放列入前置条件,禁止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车辆进入市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三是建立排放总量控制机制,推进绿色市场建设。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手段,对物流中心、农贸市场等外埠重型柴油车使用较集中场所,通过政策杠杆倒逼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据报道,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正在河北高碑店建立基地,本部将引进新能源车,创建绿色市场。此项目实施后,年可减少1000万辆次车辆进京,既缓解了交通压力也减少了尾气排放,能够实现多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四是建立环保宣传长效机制,提高车主环境意识。应建立环保宣传的长效机制,多开展接地气,百姓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宣传活动,提高环境意识,营造从严执法的社会基础。只有车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才能减轻政府执法压力,治理工作才能落实到位。
五是建立运输行业自律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通过建立运输行业自律机制,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物流中心、运输企业等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签订车辆尾气达标排放承诺书,租赁使用尾气排放达标车辆。政府执法部门要加强与运输行业的沟通,了解市场动向,及时传达、解读政府的有关政策,对知法违法者实施高限处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