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机制,强化执法效能。探索建立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街的年度绩效考核;探索镇街河流跨界断面水质保护新机制,划分全区各镇街水域范围,以每个镇街为一个控制单元,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在各控制单元设置出入境断面,参照北京市环保局断面补偿办法计算各镇街断面补偿金额。按照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的职责,对破坏水源安全、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从严从重处罚,对因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的属地领导或企业负责人,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切实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监察水平和监测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新《环境保护法》、“水十条”等的贯彻落实。
创新方式,促进社会参与。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主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政府补贴和奖励政策,激发社会单位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建立服务价格合理、融资灵活多元、政策支持有力、政府监管到位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采取BOT、PPP等运作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再生水管网和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整体提升全区污水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环境保护局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