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污染治理方面也存在种种问题。据统计,机动车在北京P M2 .5本地来源的占比达31 .1%。1辆达标“国四重柴”排放的氮氧化物,相当于约90辆“国四汽油轿车”。而不达标或更差标准的重柴,排放约是200倍以上的“国四汽油轿车”。由此推算,每夜外地柴油车在京排放的污染物,远超全市所有京牌机动车连夜行驶,是名副其实的“移动烟囱”。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称“向污染宣战”,提及针对雾霾频发、大气污染等问题,要在今年淘汰600万辆“国二”以下的“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然而,业内人士称,“国二”柴油发动机套“国四”壳子生产,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由于环保前置审查缺失,法律尚无环保召回,大量黑烟车已然上路,靠后期路检处罚治理污染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还有车商和生产企业联合造假。首先,车商向厂家预定“国三”或“国二”车,但要求有全套的“国四”手续。企业则根据特殊订单,在生产过程中把“国三”或“国二”车的发动机号码篡改成“国四”发动机型号,再伪造“国四”合格证。车商拿着“国四”合格证,配合有“国四”发动机型号的车,就可为“国三”或“国二”车顺利上牌。
应急机制不畅流于形式
中国环保部10月13日向媒体通报表示,京津冀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到实处等诸多问题。
督查组抽查了石家庄市裕华、长安、新华三个市辖区,有两个区应急期间道路喷雾洒水工作量仍然维持在日常水平。在邯郸市,应急响应区域仅局限于主城区。对于邯郸市区周边,尤其是工业企业相对集中、排放量占比较多的武安市、峰峰矿区、永年县等地均未采取应急措施。
督查组发现,一些地方雾霾应急还存在环保部门“单打独斗”,部分应急措施遭遇落实难,一些地区、企业应急响应迟缓滞后,部分地区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记者调研了解到,京津冀地区多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经过重新修订后,目前已实现预警和应急响应分级标准的基本统一,但在准确预警、快速反应、区域联动等方面问题突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