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减碳仍需发力
根据GHG Protocol的划分,范围一是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二是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等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三是指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难度最高。
实际上,从乳企碳排放信息披露情况来看,范围一、范围二的披露率提升,显示出当前乳制品企业对ESG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力度明显提升。但范围三信息披露缺位,暴露出当前企业在生产经营全价值链推进减碳与核算方面还存在短板。
乳制品行业首个低碳评价技术规范标准——《乳制品企业低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日前正式发布。业内人士认为,在碳排放监测核算方面,不同规模乳企都存在难点,
碳足迹来源覆盖不足、中小乳企体系建设和执行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在可持续包装方面,成本高、回收率低、行业壁垒多等弊病成为企业核算并降低范围三指标的阻碍。
H股上市乳企通过ESG报告呈现的全链减碳路径较为完整,尤其在碳排放核算指标和技术路径方面表现突出。例如,蒙牛乳业在其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在低碳牧场、低碳物流等环节的数十种减碳方式,并加以量化。2024年,蒙牛乳业评估了价值链上下游温室气体排放源,基于数据可得性和排放源的重要性,已着手开展重点类别的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完成了对现代牧业、中国圣牧两个核心原奶供应商的采购原奶碳排放核算工作。
在全链减碳方面表现较好的A股上市乳企包括伊利股份、新乳业等,但尚未有A股上市乳企明确披露范围三数据。新乳业从饲草种植与加工、牧场养殖、工厂加工、产品运输、销售与使用以及生态
碳汇六个方面,细化出20项计算路径。
伊利股份则更进一步,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2024年已完成范围三盘查目标,即完成了对全部核心原奶供应商的
碳盘查。此外,伊利股份计划2030年完成对全部核心原辅料供应商的
碳盘查,截至2024年末已完成47.2%。在全链减碳方面,伊利股份将碳盘查环节分为原辅料端、原奶端、直接生产与运营、运输物流与储存以及产品废弃物处置,并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了这些环节的碳排放占比。
明确核算范围是保证碳排放数据完整可靠的要求。“碳排放核算需要标准,标准要细化到具体指标、操作方法和对应参数。在此基础上,对乳企减碳实践做比较才有意义。”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交易所发布指引后,行业协会等机构又相继发布了指南、规范等标准文件,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乳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否则数据质量难以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