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巨额押注,CCUS热潮持续

文章来源:零碳知识局森序2025-08-04 11:13

近日,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旗下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GIP)与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Eni)达成一项重磅交易:以约10亿欧元的估值收购埃尼碳捕集与封存(CCUS)部门49.99%的股权。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CCUS技术曾被视为“昂贵且不成熟”的解决方案,但近年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正推动其从边缘走向主流。
 
贝莱德的巨额押注是否预示着CCUS热潮的延续?
 
机构资本首次为CCUS定价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1988年由Larry Fink创立于美国纽约。最初专注于风险管理和固定收益投资,经过多年战略收购与拓展,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资管公司。截至2024年,其管理资产规模达11.5万亿美元。
 
埃尼集团成立于1953年2月10日,是意大利政府为保障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而设立的国家控股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知名的能源科技企业,在碳捕集与封存CCS)等领域颇具影响力。该公司计划通过碳捕集项目达成显著的减排目标,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其CCUS业务。
 
根据协议,贝莱德GIP将收购埃尼旗下CCUS业务板块的近半股权,该部门持有英国HyNet North West、Bacton Thames NetZero及荷兰L10CCS三大旗舰项目股份。
 
其中,HyNet和Bacton项目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年1000万吨级CO₂封存,L10项目目标为500万吨/年,均被纳入欧盟碳减排战略框架。
 
此外,埃尼有对意大利碳捕集封存核心枢纽拉文纳项目的未来优先认购权,可能使年封存能力再增加400万吨。
 
在本次交易中,10亿欧元估值首次为独立CCUS业务设定市场化价格,远超传统油气资产估值逻辑。
 
与此同时,埃尼采用“卫星模式”,通过剥离低碳资产引入外部资本,既保留控制权又降低财务风险。而贝莱德则借此布局欧洲核心CCUS资产,完善其全球脱碳基础设施版图。
 
贝莱德这一交易不仅创下欧洲独立CCUS业务私募股权投资纪录,更被视为全球脱碳基础设施投资的风向标。
 
全球CCUS进展
 
在全球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CCUS正经历从“边缘技术”到“主流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2024年油气公司在低碳技术领域投资约220亿美元,较2023年缩水25%。其中,多家曾积极布局新能源的油气巨头已宣布将下调减排目标,预计2025年该领域投资将进一步减少10%,但CCUS项目并未受此影响,仍将保持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CCUS投资达40亿美元,现有运营项目年捕集量超5000万吨。全球CCUS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约3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约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约30%。已发电为主的项目全部宣布落地后,2030年CCUS总产能将达4.3亿吨。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行的CCUS项目年捕集与封存能力首次超过5000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显著。预计到2030年,捕集能力将提升至4.3亿吨/年,封存容量达6.7亿吨/年,较2024年增长10%。  
 
3月,英国Humber Zero项目获政府2亿英镑资金支持,预计于2030年投入运营。项目旨在将亨伯地区的工业排放源与北海的封存地点连接起来,每年可捕集和封存约1000万吨二氧化碳。
 
同期,荷兰海上CCUS示范项目启动,在北海的一个天然气田附近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设施,每年可捕集约80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海底以下约2公里处的地质构造中。
 
据Wood Mackenzie分析,2025年全球CCUS运营能力将从9400万吨/年跃升至1.2亿吨/年,创历年最大增幅。年内约200个项目推进FID,其中5亿吨/年处于FID阶段,规划总产能达20亿吨/年,其中2.85亿吨/年产能有望年内获批。
 
目前,中国已有120个处于各发展阶段的CCUS示范项目,具备600万吨/年的捕集能力。
 
5月22日,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恩平15-1平台项目正式投运,位于珠江口盆地,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可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7月18日,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敖南油田CCUS-EOR扩大试验区集输系统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首个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核心工程正式落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各行业CCUS减排需求将达到0.2-4.08亿吨,到2060年这一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至10-18.2亿吨。中国CCUS产业预计到205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9%。
 
热潮持续
 
CCUS火热,机构投资者纷纷加速入场。
 
贝莱德于2024年收购GIP后,管理超10万亿美元资产,将CCUS纳入“实物资产”投资组合,目标到2030年全球布局50个CCUS项目。
 
其他巨头如道达尔能源、雪佛龙等油气公司也正在通过内部研发或并购布局CCUS;麦格理、黑石等私募股权基金为CCUS设立专项基金,目标年化回报率12%-15%。
 
贝莱德的重金押注证明,CCUS已从“技术概念”升级为“资产类别”。尽管面临成本、技术等挑战,其在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仍推动全球资本加速布局。
 
然而,CCUS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技术炫酷”,而在于能否以经济可行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减排。未来,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创新将决定这一赛道是持续升温还是逐渐退坡。对于投资者而言,CCUS不再是“可选题”,而是“必答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