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如何获得国内外权威认同

文章来源:腾讯朱伟华2013-01-28 09:15

过去几年,提及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是当仁不让的领先者,但叫好不叫座却让领先者比较尴尬。什么叫领先?在目前的环境下,在国内获得政府公务人员实际使用,在国外获得权威奖项,这才叫权威证明。进入201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标志性进展。在我看来,比亚迪新能源领先者地位已获国内外权威认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第一个标志性进展是政府高级公务人员开始实际使用。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届政治局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陆续提出了“实施细则”,其中关于购置公务车方面,已经有多个省提出将逐步换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这让很多人看到了自主品牌的春天。最近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上下班换用比亚迪e6电动车成为新闻,这为转变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带了个好头。而且王书记不仅带头使用自主品牌汽车,更带头使用新能源车,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自主车企的品牌自信,更有利于加速新能源车的普及,切实解决公众对PM2.5空气污染问题的担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也有媒体人认为中国的电是“脏电”,所以发展电动车是伪环保,这纯属“空谈误国”,中国靠煤电是资源禀赋决定的,这是短期不可改变的,但煤电也在进行环保和输变电效率提升,如果坐等“电变纯净”再发展电动车,我们造多少航母也难以保证全球原油供应链的安全,我们城市里的PM2.5也绝对降低的可能。行动起来主动改革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先解决电动车的问题而空谈电力纯净与否是典型的空谈误国。在新能源车方面,深圳已经做出了表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深圳市有1000辆e6电动出租车在运营,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4000万公里,这些电动出租车不仅大幅节省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保养成本方面也低于燃油出租车。随着比亚迪推出双向逆变充电技术,过去两年一直在争论的充电桩标准问题已经不再存在——比亚迪的电动车根本不需要充电桩。事实上不仅深圳本地政府支持比亚迪,除了北京、上海等本地拥有车企的地方政府外,很多受困于PM2.5高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已经和即将采用比亚迪的K9+e6电动公交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以其零元购车、零排放、零成本、零风险不仅得到中国各地的欢迎,也吸引了欧洲城市的订单,比如最近伦敦就打算将其出租车逐步换成比亚迪的电动车。针对国内一些城市虽然喜欢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解决方案,但却担心GDP外流的问题,比亚迪正着手在当地建设电动大巴的装配厂,由于商用客车的装配工厂健身门槛较低,比亚迪能够在满足地方政府GDP不外流的情况下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和应用“四零”电动公交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此番王书记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将进一步催生公众对自主品牌车型、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如果2013年自主品牌份额能够进一步扩大,如果2013年国产新能源车的产品能够进一步增加,政府高级公务人员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将功不可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很多人对中国的自主品牌抱有浪漫幻想,比如总希望中国的汽车自主研发能一步登天,在这种情绪下,过去几年政府在规划中国新能源车时也有“弯道超车”的企图,比如关于新能源车一度希望在2015年产销量达到50万辆,去年相对理性地提出要“累计”达到50万辆,从目前的销量情况下,累计要达到50万辆也很难。事实已经证明,在传统能源领域要弯道超车几乎不可能,无论是VVTi技术、CVT技术、燃油直喷技术、双离合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掌握技术主动权和标准定义的都是跨国车企,中国自主车企能够逆向开发保持技术基本同步已经很不容易。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