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双碳”社区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文章来源:光明网碳交易网2023-01-25 21:21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站高谋远,围绕绿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社区的建设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广泛社会能源转型的缩影。
 
目前国家碳减排的任务主要以生产端为主,实际上居民消费侧的碳排放量同样不可忽视,占比高达碳排放总量的50%左右。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居民聚集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人口活动及其碳排放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双碳”社区是指在边界明确的区域内,以绿色规划为统领,平衡发展需求与控制碳排放问题,突出“双碳”发展主线,有效控制和削减区域内碳排放总量,提高社区建筑、交通、家庭生活等能源利用效率,利用社区及周边空间开发应用光伏等绿色低碳新能源,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整个社区的低碳转型或零碳排放,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社区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社区低碳转型的战略地位应不断加深,向着社区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房屋建筑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交通出行绿色化和社区管理智慧化的趋势逐渐发展。
 
推动社区能源结构清洁化变革
 
低碳化能源系统是“双碳”社区实践的核心。“双碳”社区应形成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能源系统规划,集技术创新、量化指标为一体,构筑高效、清洁、安全的社区能源系统,并随社区衍变发展而同步迭代。在能源供应侧,考虑到各社区在可再生资源能源种类及数量上有着不均衡的现实情况,“双碳”社区应持续优化能源供应侧结构,在实现大量直接或间接电气化供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配合储能、分布式供能等手段实现调峰填谷、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整合形成社区微电网,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供能占比,使社区能源结构清洁化,从源头减少碳排放量。鼓励“氢能进万家”,氢能可充分发挥其清洁能源属性,提升社区交通用能、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领域中清洁能源比重,构建多元的清洁能源应用生态。
 
促进社区能源利用高效化运营
 
据有关资料,我国社区平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不到35%,因此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当务之急。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持续提高社区的用能效率,在能源消费测同步助推零碳转型。“双碳”社区在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应打通电、热、气等能源子系统,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和各子系统协调优化,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结合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持续提高社区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消费侧,应把准国家政策,强化能耗“双控”制度的导向性和执行力,持续开展创新技术降能降耗,实现社区能耗总量及强度的标杆化效应。聚焦社区建筑、交通、能源三大能耗“大户”领域,在符合社区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科学节能,降低能耗、提升能效,减轻居民用能费用。社区可通过零气候负荷的“绿色电力”和“回收能源”,提高社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提升社区房屋建筑绿色化水平
 
在传统的社区建设中,建筑设计主要追求实用性和经济性,长远发展潜力不足,节能环保属性不明显。“双碳”背景下的社区建筑设计主要通过用地集约性和设计整体性、功能通用性和实用专业性、建筑标准化和明晰识别性、生态低碳化和控制智能化等进行优化,追求建筑群整体的综合改进。根据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社区建筑将进一步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以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进区域建筑能源协同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倡社区建筑节能化,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既有建筑绿色化升级改造,新建建筑满足二星及其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总量与强度。注重社区绿化建设,扩大社区绿化面积,增强社区碳汇能力。
 
加快社区资源利用循环化改造
 
目前,社区资源循环化改造面临着循环化理论认知不足和建设水平不高的双重难题,亟需强有力的引导推进社区资源循环化改造进程。《“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应循环化发展指南,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目前,由于回收与加工环节多和复杂,我国社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双碳”社区可创造一个周期性的室内生态系统,以生活垃圾作为原始资源,以无害生物技术转化构建能源网络,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原始资源的生活垃圾通过能源网络后,输出电能、热能等,来供给家庭用户的照明、做饭、烧水和食物等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合理运用家庭中的隐藏资源,其中包括初级资源和二级资源,可以实现环境内部的自给自足。加快推动社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推进社区交通出行绿色化发展
 
提高社区交通通达度,形成以节能低碳为核心的社区交通结构。布置多层次交通系统,扩能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础充换电设施、加氢站,连接城市轨交系统,扩张低碳交通网络。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勤条件。社区内的接驳交通和通勤交通是主要的移动排放源,提高新能源汽车占比,推动交通系统电气化,有助于降低社区对传统燃油的依赖程度。同时,合理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充电桩、充电站等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在社区内的实践应用,提高交通系统清洁化水平。推进清洁能源交通产业发展,升级充换电绿色基础设施,实现社区交通运输系统脱碳。
 
探索双碳社区管理智慧化转型
 
社区是多种功能单元的组合,为实现多单元的高效配合,可大力推进社区的智慧化管理。中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建设等领域的政策文件陆续发布,也为“双碳”背景下的社区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智慧化发展方向。目前,大量社区正积极探索智慧化转型建设,并着重强调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社区可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居民住宅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管理系统,推动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社区智慧化管理可通过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效信息技术实现社区从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到综合服务的全方位智慧化管理。打造建筑智慧管理系统,动态监测能源和资源利用情况,深入挖掘建筑节能减排潜力,以数智化手段实现建筑高效运营。
 
(陈扬,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唐榕彬,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