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将为中国经济贡献几何?

文章来源:氢能碳中和程晓航2022-10-26 11:41

我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碳中和?

 
清楚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后,我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碳中和?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的建议,简而言之,就是努力实现以1.5度(1.5°C)目标为导向的长期深度脱碳转型,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部温室气体减排90%,为2060碳中和奠定基础。
 
在此之前,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总电量消费50%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到202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30年前实现稳定达峰,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控制在110亿吨之内。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将比峰值年份显著下降。
 
其次,除了“减排”即在重点领域降低碳排放,还要推动全社会和经济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例如增加森林碳汇(carbon sink),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在能源领域,从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约占我国能源消耗的70%)为主,转型到以太阳能、风能、水电、核能、氢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
 
此外,还要建设电网互联网,大规模、跨区域的电力传输和交易网络,从而能够应用光伏和风电等清洁发电技术、优化清洁能源配置、提升能源系统安全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研究显示,2060年前中国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高达122万亿元,这其中,清洁能源的投资占比47%,能源传输投资占32%,能源效率投资占12%,化石能源投资占9%。
 
根据中金公司预测,到2060年国内风电、光伏发电、核电装机将较2019年增长7倍、35倍、7倍至1660吉瓦、7332吉瓦、386吉瓦,并催生储能装机达到电力装机的近30%。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又一长期高确定、高增长赛道:随着“30-60 碳达峰-碳 中和”战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大力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储能,储能迎来发展机遇,万亿储能市场冉冉升起。
 
据机构测算,我国已建成建筑面积中约600亿平可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这部分的存量市场空间至少达1万亿元。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光伏赛道未来的成长空间仍非常可观。展望光伏赛道的未来,自然离不开“碳中和”的时代背景。
 
很显然,在这场“碳中和”的大潮中,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仍将被寄予厚望。需要指出的是,相比风力发电,光伏技术迭代更快,降本能力也更强。据IRENA测算,过去十年间,全球光伏发电成本累计下降了82%,远高于全球的陆上、海上风电过去十年下降的39%、24%,且随着硅片、电池片等技术的提升,未来太阳能光伏的发电成本有望继续大幅降低。
 
2025年之前,中国将占所有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长的40%,其中光伏产能将占到80%,到2025年前后中国光伏年新增装机或达到100GW。另外,渣打集团首席执行官温拓思(Bill Winters)表示,中国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127万亿-192万亿元(20万-30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需要3.2万亿-4.8万亿元相关投资。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氢能的未来发展具有良好前景。在上一篇文章未来能源革命颠覆者:氢里我们详细介绍了氢能,我国为了真正使氢能在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需要从氢的制取、储输、应用范围等多方发力。
 
仅就氢气的产量而言,中国氢能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3300万吨增加到2060年的1.3亿吨。其中,绿氢的产量将快速攀升。据预计,中国绿氢产量将从2020年的不到100吨,上升至2060年的超一亿吨,用40年的时间来发展新型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占比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成为中国占比最大的氢气来源。
 
在绿氢制取方面,需要加强电解水制氢等氢能制取技术的研发布局,力争在不同类型的多条技术路线上都有所突破;在氢能的储输环节,需要科学规划氢能输配、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效匹配氢能制取和应用;在氢能的利用上,除了努力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外,需要在氢能炼钢等诸多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