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碳减排,中国具有哪些普遍意义的减排路径?

文章来源:宏春观察碳交易网2022-05-08 10:13

周宏春: 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视角出发,具有普遍意义的碳减排路径包括:优化能源结构的源头减量,推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碳减排,以减轻单位GDP能源强度;发展碳汇,抵消部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等。从实际绩效看,有些碳减排路径是行业性的、纵向的,而有些碳减排路径是横向的、渗透性的,对于不同行业都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渗透性的碳减排路径,在国家1+N的顶层设计中的措施包括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类型。
 
 
第一,节能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碳减排手段。 “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提高能源效率,技术创新,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从能源系统看,优化结构本身就可以起到碳减排的作用;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开采,当然可以收到碳减排的效果。在能源利用过程中,要提高转化效率,余热回收利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可以一举多得。以家用电器为例,要以尽可能少的电耗支撑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运转,正是推动节能产品应用的道理之所在。节能不仅要落到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更要关注系统性问题。我国一些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一些高耗能企业拥有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投入同样资金能获得的节能效果会下降,进一步节能需要颠覆性技术突破。与此同时,优化能源生产、消费体系,仍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如电厂、钢铁等企业的余热利用,不仅减少能源消费总量,还能提高能源效率。满足人们“体面”的生产生活需求,创造一个通风、亮度、湿度、温度、安静等宜居的条件,势在必行。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节能减排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节能可以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让企业主动节能,要建立长效机制,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收到节能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政府抓节能,因为存在市场“失灵”。如建房的人想省钱,而住房人需要在使用房子过程中少用能;行为主体的错位导致节能的“市场失效”。政府要为节能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以弥补“市场失灵”。要坚持政府引导、供需匹配、多方共赢的原则,政策供给要贴近企业需求,符合企业节能实际。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经济活动,如通过清洁生产工艺的设计和应用,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发现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减少废物的产生或将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变一用为多用;通过修旧利废、再制造,延长产品使用时间;对已产生的废旧物资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效率变革的目的。资源的循环利用,犹如“打麻将”:上家打出来的“牌”是废物,而对下家来说可吃可碰,将“废物变成原料”。循环经济具有渗透性特点,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和服务业都能发现“用武之地”。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研究发现,循环经济可以减少45%的二氧化碳排放。换言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碳减排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发展碳循环经济。 碳循环经济是围绕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中央文件提出碳循环利用的概念,无论是物质还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都是“物尽其用”这一古人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国人的优良传统。我国的碳循环经济发展有了大量的实践。例如,发展富碳农业,利用碳肥发展大棚种养殖业,不仅将二氧化碳利用起来,还能使农产品质量提高,口感变好。又如,在内蒙鄂尔多斯市的荒漠化土地上植树,树木生长几年后砍下来用于发电,将发电厂烟囱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净化通入水池养螺旋藻,形成“三碳”经济模式。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以“变废为宝”,如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煤气、高炉气加氢可以制成化工产品;发酵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制成食品级的二氧化碳等。类似的实践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升,形成碳循环经济理论,并用于指导碳减排实践。
 
 
第四,重视节能减污降碳的协同性。 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从严从紧从实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虽然能源、环境、气候具有同源性特点,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环节碳减排效果不同。如光伏发电是低碳的,但光伏发电材料硅的生产却是高能耗重污染的。电厂脱硫脱硝脱汞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可以让“水变清”,却都要增加能源消耗。一些地方的做法有悖于节能本意;如要求能源产地压缩生产,势必影响能源消费地的用能。为完成能源“双控”指标,“简单化”地给企业分配用电指标,甚至“拉闸限电”难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这样的做法均应禁止。
 
 
总之, 要用正确的办法做正确的事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从减少浪费做起,让专业的事情由专门的人去做,以收产出最大化之效。要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要围绕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和智慧平台,挖掘企业一切可能的节能潜力。要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的智慧化和绿色化,发展分布式能源、微网、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需求侧响应等,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并形成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节能服务新业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