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双碳要点解读

文章来源:中国石化报戴安妮 整理2022-03-09 08:55

编者按:阳和启蛰,品物皆春。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去年以来,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由前期谋划阶段步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本报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摘编出与“双碳”工作发展相关的要点,结合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动态及中国石化发展现状进行解读分析,敬请关注。
 
“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解读: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
 
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全力推进首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全国碳市场开市当日,依托旗下贸易平台联合石化作为碳交易操作主体,组织代理所属胜利油田、茂名石化等4家企业参与首日碳交易,当日成交量占比超6%。此后,中国石化积极开拓资源渠道,多种方式推进碳交易,保障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全部顺利履约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解读:2021年“双碳”目标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全面展开。经过一年的实践,所有人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对众多行业产生影响。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必须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这要求我们、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解读: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能耗“双控”优化能源结构,对生产和生活领域进行大幅节能,提高用能效率。但能耗“双控”目前没有区分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充沛。使用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并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对清洁能源进行控制意义不大。另外,如果对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能耗控制,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而,要真正实现碳减排,就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用碳排放的指标替代能耗指标,让减污降碳更加精准,让“双碳”工作推进更加平稳有序。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双碳”工作要求已经从去年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变为今年的“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这既是对过去“双碳”工作成绩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取得成效的肯定,也是对今年工作的深化和完善。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多项工作内容均已落实。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由前期谋划阶段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也必须看到,部分地方、行业、企业去年在推进“双碳”工作时“跑偏”,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出现运动式减碳,对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供给冲击。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既坚定不移推进,也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