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作电话:010-51668250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搜索
碳交易
碳税
碳标签
碳足迹
碳基金
碳盘查
碳计量
节能减排
碳专家
CDM项目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碳顾问
合同能源管理
碳资产管理
碳金融
碳汇
碳中和
碳规划
碳期权
碳期货
新能源
政策法规
碳信用
VERs项目
低碳环保
碳交易所
碳专题
节能服务公司
碳交易案例
碳中和
网站首页
碳中和
正文
对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看法是什么?
文章来源:孙小兵
碳交易网
2021-05-08 08:01
基于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及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应用场景、市场需求等),储能、
CCS
/
CCUS
的技术迭代和大规模商业应用,核能、水能的有限增量开发利用,氢能在部分领域的应用,以及核聚变的可能商用,即使不考虑财政补贴、
碳排放
权交易等外部激励措施,我对全球及中国于
2050
年实现
“
碳中和
”
仍持乐观态度。
根据问题
17
、问题
18
的分析,结合
EIA
的预测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时,全球及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可能性方案)见表
19-1
、表
19-2
。
根据所列的可能性方案,我们为
碳减排
较为困难的工业及航空运输业留足了化石能源用能空间。根据全球碳中和的可能性方案(表
19-1
),到
2050
年,全球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
2018
年相同,工业领域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仅安排了
42.7%
。考虑到交通运输领域中的航空运输(大规模利用非化石能源的概率较小)、远洋航运(存在大规模利用非化石能源的可能性)等减排较为困难,
2050
年安排了
36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
EIA
的估算,到
2050
年,全球航空运输业、远洋航运业的一次能源消费分别占交通运输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
17.3%
和
7.5%
,若航空运输业、远洋航运业全部使用化石能源,仍低于表
19-1
安排的化石能源消费量。
中国的情况与全球趋势基本相同。根据表
19-2
所列的可能性方案,到
2050
年,中国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2018
年的
70.0%
(考虑后工业化的影响),工业领域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仅安排了
50.6%
。考虑到交通运输领域中的航空运输(大规模利用非化石能源的概率较小)、远洋航运(存在大规模利用非化石能源的可能性)等减排较为困难,
2050
年,为这两类交通运输业安排了
5.0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50
年,交通运输领域合计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65.2%
,给航空运输业、远洋航运业留出了
34.8%
的化石能源消费空间。
表
19-1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时全球碳排放结构(可能性方案)
表19-2 2050年实
现碳中和时全球碳排放结构(可能性方案)
相关阅读
绿色金融专题研究报告:迈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
实现碳中和时,中国还能保留多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
实现碳中和时,全球还能保留多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球碳源和碳汇情况如何?
联合国提出碳中和的背景是什么?
徐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切实采取行动并强化机制
最新新闻
绿色金融专题研究报告:迈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
浙江省信用协会发起成立绿色金融与信用促进分
深圳银保监局强化监管引领 推动绿色信托发展
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已超过经合组织国家总和
税收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杜祥琬: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
关于《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指南—
“双碳”目标下绿色产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
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难度分析与特色重
五大发电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的共性举措
五大发电集团明确碳达峰时间表及主要目标
主要经济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
图片新闻
对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看法是什么?
联合国提出碳中和的背景是什么?
碳中和行业路径:以发电、工业和交通运
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金融机构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方法
腾讯碳中和全景图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
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
【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
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