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提出碳中和的背景是什么?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21-05-08 07:56

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气体。2000~2019年,长寿命温室气体造成的总辐射强迫(升温效应)增加了0.674W/㎡,其中,二氧化碳占增量的83.5%、甲烷占增量的5.2%、氧化亚氮占增量的7.6%、其他占增量的3.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410.5ppm,是1750年的148%,与早期人类出现的300万年前大体相同。2019年与2010年相比,大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年均增长了2.37ppm2021214日,大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4.2ppm。由此可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
《巴黎协定》从生态环境和人类永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升温比工业化前不高于1.5℃的努力目标、不高于2.0℃的控制目标。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1.5°C的影响报告》。报告第三章论述了升温1.5℃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1.5℃是综合多方面分析后的升温阈值,超过该值后,较多系统可能会处于不可逆状态。报告称,要实现全球升温比工业化前不高于1.5°C,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须比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应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提出倡议: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45.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1979~2019年,主要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升温效应)见图1-1 
1-1 主要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升温效应,1979~2019年)

问题24.15亿年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如何?

答:4.15亿年前~公元2019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见图2-1、图2-2
2-1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4.15亿年前~公元2019年) 
 

2-2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公元1019~2019年)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数据来源:

14.15亿年至6000万年:Douglas D. Ekart, Thure E. Cerling, Isabel P. Montanez, and Neil J. Tabor. 1999.A 400 million year carbon isotope record of pedogenic carbonate; implicationsfor paleoato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29(10),805-827. doi: 10.247.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6000万年至500万年:Paul N. Pearson and Martin R. Palmer. 2000.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concentrations over the past 60 million years. Nature, 406, 695-699. doi:10.1038/3502100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3500万年至公元前4000年:Stap, L.B., de Boer, B., Ziegler, M., Bintanja, R., Lourens, L.J. and vande Wal, R.S.W. (2016) CO2 over the past 5 million years: Continuoussimulation and new δ11B-based proxy dat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439, 1-16.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4)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153年:孙小兵估算。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5)公元154年至1976年:Law Dome, Antarctica 2000 Year Ice Core CO2, CH4, N2Oand d13C-CO2 Data.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6)公元1979年至2019年:Annual mean global surface dry-air mole fractions derived from NOAA/ESRL/GMD measurements and historical records.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