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杂志社王鑫2020-12-23 09:30

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如何实现碳中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认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降低相关行业需求,提升能源利用率;第二,直接使用清洁能源;第三,通过氢能等二次能源间接使用清洁能源;第四,采用碳的捕获、利用和存储等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结构来看,产业效率的提升和大力使用清洁能源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最佳路径。
2020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现代化服务水平。推动工业产业向节能化转型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措施。以钢铁行业来说,提高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优化生产工业流程就降低约70%的碳排放量,而在非金属矿物行业的节能转型可降低90%的碳排放。当前我国能源消耗结构还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的比重达85%以上。而工业节能化转型需要能源的支撑,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会使清洁能源在未来迎来更大发展。
目前,我国再利用的清洁能源有水电、核电、生物质以及风光。从应用前景的角度来说,水电开发资源有限,全国可开发容量不足7亿千瓦时;核电成本优势不够明显且运行技术要求较高;生物质能的发展受制于原材料的供应,对于能源的贡献稳定性不足。
而风光发电开发多年,产业链已逐渐成熟,度电成本开始下降,现已接近平价上网期,在市场的调节下会更具竞争力。同时,风光的可开发空间广阔,各省份都陆续出台了推广风光装机的政策。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风光装机总量合计将超过70%。
 
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前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10年实现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度低碳转型,并向“1.5℃温控目标”持续迈进;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则意味着中国在21世纪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上迈出了重要而积极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全面低碳变革。
为实现上述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项目)周非建议,在推进经济绿色复苏并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应当深化并加快能源和消费的革命,强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并推动其成为能源和电力系统的主体,以实现碳排放更早达到峰值,并将峰值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为实现2030年前达峰、2060年碳中和,当下最紧迫的是要在“十四五”规划中设立更有雄心的包含碳总量目标在内的气候目标,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应尽快制定全国和地方的达峰行动方案,以及经济、技术可行的中长期低碳发展路线图。他表示,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要降到10%甚至5%以下。
在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树伟看来,中国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后需要持续快速减排30年,这对于能源、交通、工业、建筑、农业无疑都具有很强的转型含义,具有新增投资上的巨大信号。“我们期待具体的集体性政策工具的出台,比如碳定价。并且需要强调,这一快速转型过程必须是公平的、可管理的。”他说。
总而言之,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从经济角度,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性低碳转变;从能源角度,要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从技术角度,各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要根据碳中和目标时间表规划未来的技术路线图。
 
 
初审:武坤   复审:陈明英  终审:邹悦悦
一校:保文秀   二校:张海艳  三校:王昱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