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5年中国
碳市场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主题为“健全
碳市场交易体系,赋能市场化碳定价机制”的分
论坛中,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湖北承担建设和运行全国
碳排放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任务,管理3700家重点排放企业账户,覆盖
碳配额约80亿吨,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0%以上。
据介绍,目前湖北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优势:一是筑牢了碳市场核心基础设施的功能优势。湖北承担建设和运行全国碳排放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任务,管理3700家重点排放企业账户,覆盖碳配额约80亿吨,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0%以上,逐步成为全国
碳资产管理中部大省。
二是形成了
碳交易试点的先发优势。湖北作为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省份,自2014年启动以来,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8亿吨,成交额103.28亿元,均占到全国试点碳市场的40%以上,有效发挥了市场稳定器作用。
三是拓展了
碳金融与机制创新的合作,湖北率先推出电、
碳金融协同市场机制,建成碳普惠和碳补给公共服务
平台,积极拓展新领域
碳管理,推动更多小微企业与公众低碳行为实现可交易、能变现,初步形成了减排者获益、发展者受益的良性机制。
下一步,湖北将在完善市场体系上展现新作为,积极对接国家、行业部委,协同推进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超前开展化工、交通等行业碳管理基础研究。持续优化注册登记结算制度,强化数据质量和市场监管,提升市场流动性、透明度和有效性。聚焦金融赋能,在健全定价机制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
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创新,丰富碳质押、碳保险等金融产品供给,深化电、碳金融市场协同,探索建立基于
碳价的
绿色金融建设机制,使
碳价更好反映排放成本,引导资源配置。聚焦协同联动,在深度区域合作上拓展新空间,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规范统一、畅通高效、合作共赢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