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的意义、实践与建议

文章来源:《金融博览》王洋2023-02-12 09:18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碳领域的低碳化转型受到重视,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在人民银行等管理部门指导下,我国金融机构已开始积极布局转型金融领域,助力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形成、建立精准化的转型服务模式、完善转型金融管理赋能机制、通过金融科技服务转型业务、建立适应转型需求的智库研究体系,未来可进一步在战略制定、产品创新、信贷管理、综合研究方面加快发展。
 
转型金融概念及发展意义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推动高碳行业绿色转型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1年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强调,将全球升温限制在不高于或略超过1.5℃,需要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碳领域的技术方式、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快速而深远地转型。转型金融旨在支持符合转型标准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帮助高碳行业顺利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第一,转型金融概念与特征逐渐厘清。目前,转型金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概念正在逐步形成共识。综合《G20转型金融框架》、经合组织(OECD)、欧盟、日本、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等相关定义,转型金融指对市场实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针对传统碳密集行业和高环境影响行业。
 
在转型金融特征方面,业界拥有更明确的共识。一是支持行业为碳密集型行业,实现与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低碳行业的衔接;二是转型目标与时间表应与巴黎协定目标要求一致,避免长期“碳锁定”;三是转型主体的排放强度与ESG表现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即重点支持“高效高碳”主体;四是转型行动应避免对生物多样性等其他环境目标及“公正转型”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转型金融是金融机构助力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在当前阶段,推动金融机构通过发展转型金融助力低碳转型,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一是先立后破,支持传统行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化工、交通、建筑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支撑作用,事关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在保证产业链稳定前提下推动其转型升级,是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双碳目标提出后,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指出,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可以支持传统高碳行业稳步转型、技术革新,实现行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重点突破,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双碳“1+N”政策体系顶层制度中,均将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布局领域。四大高碳领域的碳排放量超全国总量的90%,帮助其实现绿色转型是双碳目标完成的“胜负手”。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能为高碳行业转型降碳提供广泛支持。
 
三是产融互促,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绿色转型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及质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传统能源和工业等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保障方向,也是金融机构信贷资源投入的优先领域。很多传统行业是金融机构的重要客户,帮助其成功转型对金融机构保持稳健经营、实现投融资端低碳转型、树立负责任发展形象至关重要。
 
我国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实践
 
目前,转型金融发展已得到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类金融机构已开始积极布局转型金融业务领域。整体看,中国转型金融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一是战略引领,助力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形成。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期表示,人民银行已于2021年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为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前瞻性地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过程中,从金融机构实践角度为转型金融顶层架构建立提供参考建议。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已在集团内研究发布转型金融政策,或在既有管理战略中加强对低碳转型支持,成为自上而下的转型金融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服务实体,建立精准化的转型服务模式。在信贷管理方面,金融机构对高碳行业实施精准分类管理,坚持差异化政策,支持传统能源清洁化转型、绿色矿山、低碳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和项目,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引导、促进小微企业低碳转型。在产品创新方面,2021年4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中国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工商银行、国开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作为主承销商积极进行市场推介。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规模已超700亿元,转型贴标债券规模超300亿元。
 
三是管理增效,完善转型金融管理赋能机制。一方面加强流程管理,部分银行按照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确立的转型金融业务管理“四大支柱”(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筛选、贷前贷后资金管理、报告规范)构建起转型金融管理流程体系。另一方面增加业务激励,如工商银行湖州分行根据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将转型金融工作纳入经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支行KPI挂钩,制定专项激励方案。
 
四是创新赋能,通过金融科技服务转型业务。在客户服务方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碳足迹,为客户提供低碳、高效的金融服务。例如,在碳盘查方面,研发碳足迹管理数据统计系统,实现能耗信息数字化填报、标准化审批、自动化汇总。在智能管理方面,打造一体化转型金融数字平台,按照“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原则,实现转型金融支持成效管理的精细化与数智化。
 
五是智力保障,推进适应转型需求的前沿研究成果。自2021年开始,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国内23家主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对火电、水泥、钢铁等多个高碳行业转型风险进行测算。工商银行牵头撰写的绿金委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组重点课题《金融机构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研究》在2022年进博会期间发布,为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信息披露提供可操作性的框架与建议。
 
金融机构加快转型
 
金融发展的建议
 
推动转型金融工作,既是支持国家绿色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金融机构抢抓转型金融市场先机的有力举措。金融机构应加快赶上步伐、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作出贡献。
 
第一,尽快启动金融机构的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一是综合考虑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提出本机构的转型金融原则、思路与支持范围。建议初步聚焦《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的电力、钢铁、建材、石化、有色五大重点行业,围绕上述行业中的能源清洁化、原料减量化、低碳技术创新、碳捕集能力开发、废材与热能回收等项目建立转型支持目录,并确保该目录下的行业转型路径已在政府和监管层面达成共识。二是明确目录内的转型支持对象遴选方法,可采用ESG指标、碳排放强度指标、能效指标等作为识别手段,并综合考虑产业和地区因素设置差异化门槛指标,以调动转型活动开展的积极性。
 
第二,加快转型金融产品体系构建。短期可重点发力已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转型信贷,可优先设计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转型债券类型,做好产品管理体系构建、标准披露与外宣工作;中长期逐步将转型产品创新纳入集团重点研发序列,在吃透转型金融原理与国际公认原则的基础上创新产品与服务,可借鉴现有绿色金融工具并结合我国转型金融客户的实际需求,打造“贷+债+股+基”多层次的转型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做好全流程的转型信贷管理。将“转型”元素纳入全流程信贷管理体系,构建“上下联动”的转型客户管理方式,探索对高碳转型客户按项目审核管理机制安排。在贷前环节,结合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转型项目筛选标准把好准入关。在贷中环节,密切跟踪转型目标与行动计划明确性、转型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转型目标的实现进度、转型KPI的完成情况等。在贷后环节,加强转型实施成效监测与评价,确保转型活动“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形成管理闭环。
 
第四,做好转型金融的研究赋能。一是深入研究转型金融原理,通过行业数据汇集、完善情景分析模型、建设转型金融研究试点等方式,扎实推进转型金融机制机理、方法路径研究。二是前瞻研究转型金融风险,关注转型金融概念滥用可能导致的“粉饰转型”风险、资本大量涌入转型金融领域导致的资金泡沫风险、高碳行业转型技术升级导致的技术替代风险,提出风险应对与缓释措施。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形成中国方案。
 
(王洋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