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态之城打造全国碳金融高地

文章来源:新京报白华兵2022-12-21 13:13

“一城秀水半城山,两江交汇三镇连,车谷光谷跨两端,九大产业争领先。”
 
当地人这样描述当前的武汉。
 
作为一座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武汉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7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十。该市建成区绿地率超过40%,湿地率高达18.9%,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仅为35%左右,绿色低碳发展动力强劲。
 
当前,有着优质绿色低碳发展根基的武汉,在发挥生态优势的同时,开始着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为碳金融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碧水青山和低碳金融在这片华中大地擦亮绚丽火花。
 
工业老城变身生态新区
 
今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 武汉位列其中,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湿地城市”。
 
武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湿地面积约达1624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18.9%,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素有“百湖之市,湿地之城”的称呼。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高、分量重的一项荣誉,此次武汉能够通过认证,是对武汉多年来坚持湿地保护的最大认可,”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但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新一线城市,取得这一殊荣,着实不易。”
 
据先前的数据,2021年武汉市新增绿地1002.8公顷,新建各类公园123个(含口袋公园103个),建设林荫路107.7公里、绿道102.8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7%,绿地率40.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2平方米。完成植树造林2.14万亩,森林面积179.2万亩,森林覆盖率14.74%。
 
其实,虽然山水条件优越,但武汉却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所有城市面临的蓝天、碧水、净土命题,武汉一样都没有落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就有7个落在武汉。其中,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武肉联都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开放后,武烟发展迅速。2003年,东风汽车总部迁入。武汉成为一座工业门类齐全的传统工业城市,工业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打响环境保卫战。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十年来累计完成20余个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42.7万平米,相当于60个足球场的总面积,2022年4月,武汉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60天提升到2021年的289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63天下降到2021年的1天,“武汉蓝”成为江城四季的“新常态”;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水质优良湖泊数量较“十二五”末增加26个,劣Ⅴ类湖泊首次实现“清零”,“百湖之市”绿色名片更加靓丽;建设138公顷的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成绿道2116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9.91平方米提高到2021年的14.49平方米,相当于每个武汉人有一间“绿色卧室”。
 
《2022年武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武汉将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绿色产业托举碳金融高地
 
10月10日,被誉为全国碳市场“大数据中枢”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中碳登”)迁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碳汇大厦。作为武汉首家全国性要素市场机构,中碳登连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都由湖北省金控平台宏泰集团运营。
 
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碳汇大厦的启用,一批以碳交易、碳金融、碳科技、碳资产、碳核查、碳咨询、碳评级为方向的企业迅速聚集,成为碳金融优势突出的全国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集聚区。
 
11月15日,中碳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相关活动上表示:“湖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承担全国碳市场也承担区域碳市场建设任务的省份,这就需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立足两个碳市场,不断拓宽平台功能,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打造双碳产业生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好双市场的协同发展效应,种好‘试验田’,办好‘先行区’,为全国碳市场机制完善和创新发展贡献‘湖北经验’和‘湖北智慧’。”
 
事实上,今年6月28日,《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就已出台,提出到2025年末建成“三中心一圈”——支撑碳市场和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辐射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中心,碳市场的核心节点、结算枢纽及碳定价中心,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碳金融生态圈。
 
为了把蓝图变成现实,武昌区打造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的同时,还成功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设置企业和个人碳账户,推动碳普惠制度体系落地。为推动碳基金落地,武昌区成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重点投资双碳及科创领域,招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涉碳企业,发挥资本引领产业集聚作用。
 
优越的生态环境,坚定的低碳目标,共同成就了武汉的碳金融战略。截至2022年11月15日,湖北碳市场配额共成交3.68亿吨,占全国试点碳市场总量41.2%;成交总额87.83亿元,占全国试点碳市场总量49.2%。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碳配额数量共计1.98亿吨,累计成交金额共计86.93亿元;累计清算共计57480笔,累计清算金额173.85亿元。
 
低碳发展带动区域崛起
 
如果说生态环境是武汉的发展底色,碳金融集聚区是武汉新时代亮点的话,那么让两者有机结合的则是一个个扎实的产业。也正是每一个产业的向绿而生,才让武汉的“碳”更加有活力。
 
武汉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计划,以头部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武汉将重点布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九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值都将达到5000亿元。
 
据武汉市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武汉市支柱产业总计有2057家具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其中布局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领域重点企业共计527家;布局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领域重点企业415家;布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企业295家;布局商贸物流领域重点企业274家;布局绿色环保领域重点企业206家;布局智能建造领域重点企业123家;布局现代金融领域重点企业89家;布局汽车制造和服务领域重点企业76家;布局文化旅游领域重点企业52家。
 
五年来,武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由2016年的43.9%下降至2021年的35.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也由2016年的52.8%增长至2021年的62.5%。此消彼长,消减的是传统高碳产业,而新兴的是科技产业。武汉市通过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推动钢铁、石化、水泥、造纸等传统行业低碳化改造和转型发展来降低碳排放,同时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与2015年相比,武汉市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接近50%下降至35%左右。
 
新旧动能转换,连同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武汉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据《武汉发布》消息,2021年武汉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786.11亿元,比2016年的2348.69亿元增长203.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39%,比2016年增长7.09个百分点。
 
2021年9月发布的《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以上,除钢铁、电力、石化行业以及水泥熟料企业外,其他行业用煤单位全部清零;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行业、各区域创建碳中和工厂、碳中和工业园区;将推动全市能耗范围在5000至1万吨标煤的企业、建筑、交通、大数据中心等非工业行业纳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范围;在中法武汉生态城、武汉长江新区等具有示范效应的区域打造武汉“绿谷”,吸引绿色低碳产品、项目、技术、投资和人才汇聚,到2025年,各区分别建成1个近零碳试点园区、3个近零碳试点机关、5个近零碳试点社区、5所近零碳试点学校以及10家近零碳试点企业。
 
届时,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将释放强大的绿色低碳能量,带动长江中游区域的整体崛起。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