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 企业或存疑虑具体细节有待政策“敲定”
企业或存疑虑具体细节有待政策“敲定”
不过,尽管政策信号积极明确,启动全国碳市场的路上仍不乏“小波澜”。参与《2017年中国碳价调查》的一些受访企业,明显流露出担忧。对于调查所涉及的多数具有较高准备水平的企业来说,配额管理和碳交易仍是组织准备最不充分的领域,各有44%和41%的受访者认为这两个领域“没有任何准备”或“只有极少的准备”。同时,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在组织战略管理、
碳金融等方面,企业仍需要进行大量培训。
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北京伊碳协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曙东表示,试点时期它们可以通过
CCER项目参与碳交易,但全国碳市场的
CCER政策不明,碳市场能否与
新能源产生联动作用就无法确定。
此外,关于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模式,业界也是颇多揣测。更有报道称,试点碳市场并不会因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而立即取消,而是会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届时,“1+N”的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或将形成。但相关部门并未就此作出回应。
不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以及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办法、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制度等配套政策。其中,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制度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国务院已经批复了全国碳市场配额的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的原则方法。”张昕透露。
“碳交易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具体细节上还有待政策确定,相信相关政策明确出台后一切谜底都会揭晓,企业的一些疑虑也会被打消,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一位碳圈人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全国碳市场初期是一个需要摸索的阶段,并不期待初期能够在减排上看到明显的效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坦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