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为何选择上海
全国碳市场为何选择上海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2013年6月,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交易,随后其他地方的
碳交易市场也相继开锣。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
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碳金融”对于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
碳金融工作组发布的《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测算,初步分析显示,如果能够推出相关的碳金融交易工具,2020年后,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1000亿~1200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所以当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之后,旋即引来了各试点地区的暗自角力。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建议将全国碳市场的
交易系统放在北京;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温兴生则建议,湖北碳市场具备建成全国碳市场中心的优势。为了显示决心,将湖北武汉建成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这一目标也被写入湖北“十三五”规划中。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前,七个试点地区以及福建省、江苏省都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方案,随后国家发改委及相关
专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评审,大致提出了由几家碳交易所“联合设立,不允许绝对控股”的思路。
近期数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碳资产从业者向记者证实,即将启动的全国碳排放交易
平台和结算将放上海,而对应的登记
平台将放在湖北。但全国碳市场的具体的持股比例,仍有待于启动后对外公布。
此前贺强提出,全国碳市场需要建立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和清算结算系统。其中,登记系统作为政府发放碳排放权配额及开展
履约活动的重要平台,应该和另外两个系统完全分开,独立运营管理,但能够有机衔接、高效运转。
“主要是考量了两地的优势,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前述人士告诉记者,上海是中国金融中心,拥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上海清算所是经央行批准的
碳配额远期交易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建立全国碳市场的配套服务成熟。
而湖北碳市场自交易以来,总
开户数、市场参与人数、日均交易量、市场履约率等有效指标都排名全国第一,而且湖北也和山西、安徽、江西等省份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在会员整合上有着较大优势并被各界认可,所以将注册登记系统放在湖北。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