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发达的金融城市上海将于本月底结束既定的碳排放权交易三年试点期。在经历了一轮碳价格暴跌之后,有迹象显示上海碳市场流动性改善,价格趋稳筑底,并且有望“咸鱼翻身”。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今年上海碳交易市场的主力交易品种SHEA15自5月13日的历史低点4.00元/吨已回升至6.00元/吨上方,涨幅超过50%,近期的放量上涨更加激发市场的多头情绪,主要的投资机构纷纷在市场中找货,以期在价格谷底增加仓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此轮行情主要源于上海市5月9日推出的配额结存方案,允许企业将过剩的配额分三批结转至以后三年用于履约。此举遏制了过剩配额的抛售压力,并且吸引了一批看好后市的投资机构。在关停产企业或预计将于下一年度退出面碳交易机制的企业出清剩余配额之后,SHEA15终于站稳脚根,从4.00元/吨开始寻找翻身机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事实上,吸引投资机构的可能并非仅仅配额结存方案,对比中国的其他几个主要碳交易试点,上海配额SHEA15的价格仅为北京配额价格的1/10,湖北价格的1/3,广东价格的1/2,足够便宜是吸引投资机构又一大因素,同样是配额,成本没有区别,价格却有天壤之别,配额的定价机制似乎让市场难以捉摸,但没有成本的配额,唯有足够便宜才可能降低持有风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除此之外,政策层面也在吸引投资机构,一位接近上海政策制定者的业内人士对碳道透露,上海正在研究2016年度的配额分配方案,大部分行业采用基准值法,分配收紧应是确定无疑的,还有可能引入有偿拍卖机制。这一系列配套的组合拳或许正预示着上海碳市场将经历涅槃重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SHEA15自2013年上海试点启动时以25.00元/吨开始交易,但一直交易轻淡,无人问津。进入2015年度履约期后,受到经济下行以及配额超发影响,2015年第一季度暴跌至6元/吨附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上海试点在2013年即确定了三年的配额分配数量,尽管此举有助于增加市场预期,然而由于分配方法多基于历史排放法并且经济处于下行通道,导致了配额超发严重,有机构给出的分析数据显示超发比例5-10%。碳市场建立初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严重的信息不透明,市场并未对过剩有充分和提前的认知。SHEA13启动交易后自27.00元/吨最高上涨至46.00元/吨,并且在履约期结束时维持在40元/吨水平;进入2014年,超发情形被市场逐步认知,履约企业亦对交易操作熟悉,开始抛售剩余配额,SHEA14一路下跌至履约期末的15.00元/吨附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