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 “
绿色发展与全国
碳市场建设”
会议上,湖北推出全国首个
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推出当日,现货远期交易量就达到了680.22万吨,成交金额达1.5亿元。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表示,我省在
碳金融创新领域率先突破,推出碳质押贷款、
碳基金、碳
托管、碳众筹等创新产品,为企业节能减碳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此次的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也将进一步为企业和机构提供降低市场风险,控制融资成本的新工具。
个人投资者可参与交易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部负责人李秋晨介绍,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启动,有助于弥补碳现货市场由于配额交易过度集中、流动性不足造成的
价格非合理性波动,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规避远期风险,也有助于各类碳金融产品创新。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规部负责人李全伟分析,对于控排企业而言,企业若担心未来
碳价格上涨,可提前买入现货远期产品。当价格上涨时,卖出现货远期产品获得的收益,将弥补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此时,配额的买入成本将被锁定,避免了
履约期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来
履约成本增加。这种提前锁定履约成本,降低履约风险的特性使资金使用更趋高效,为控牌企业
碳资产管理提供更为灵活的交易手段。
李秋晨补充道,此次现货远期交易产品也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目前,现货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已经达到6300多位,机构投资者90余家,湖北控排企业有166家,预计今年可达到240家。
湖北控排企业同比减排767万吨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介绍,截至2016年3月底,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57%和46%,而且完善的市场机制也带动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首个履约年,全省138家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同比减少767万吨,企业减排收益达1.68亿元,市场履约率达100%。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碳授信、全国首单碳资产质押贷款业务、全国首只监管部门备案的碳基金、全国首单企业碳资产托管业务、全国首个碳资产众筹项目都是出自湖北碳市场。” 陈志祥介绍,湖北
碳交易中心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扩宽企业节能降碳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批复同意了合格的境外投资者参与湖北碳市场,通过这些碳金融方式帮助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节能降碳融资超过10亿元。
同时启动的“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也将打造“1+1+9”的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即1个实体培训中心——“
碳汇大厦”,1个互联网培训中心——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在线培训中心网络,9个行业培训示范基地,为全国的碳交易主体服务。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