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渐行渐近,各项备战工作也陆续展开。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设计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及配套实施细则。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的同时,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案也在酝酿中,计划将于今年出台并实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据悉,从目前的思路来看,相关部门将在总结七个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出一套顶层设计。根据“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和2020年排放峰值的要求,估算出碳排放总量并分解至各地,预计西部以免费分配为主,东部会引入部分有偿分配。按照要求,目前各省份正在“摸家底”,进行培训人才等能力建设并核定重点排放行业企业名单和历史碳排放数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013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开展了碳交易试点。
“由于各试点市场的政策设计不同,交易的活跃程度也不同,湖北、深圳、广东这三个地方相对交易量比较大,相关配套法规、政策比较健全,基本上第二期交易已经履约了。但总体而言,试点市场发现的价格,还不能真正反映目前减排的成本,而且各地的碳排放配额不能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所以不能有效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科坦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前,中国明确提出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记者采访了解到,海南数次召集上述企业人士开会讨论,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等工作。
“全国统一碳交易体制的顶层设计,可能会更多地借鉴深圳、广东、湖北的经验。”王科建议,当前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产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会有转移,在碳配额的制定中要考虑这个问题,不然就可能造成比较明显的不公平。此外,现在的配额核定中更多地采用了祖父法,即参考历史排放水平,下一步应该考虑采用标杆法。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虽然全国统一碳市场尚未启动,但资本的想象空间已经打开。有业内人士曾预测,届时将覆盖1万家企业、年约40亿至45亿吨的碳排放。到2020年,如果衍生品市场建立起来,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原标题:碳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