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试点为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
七试点为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2015年12月,7个试点市场共纳入企事业单位2000多家,年发放配额总量约12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配额交易量超过4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市场
价格在12元~130元/吨二氧化碳间波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中国明确提出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全国碳市场在2017年推出后,将涵盖近1万家企业,覆盖31个省区市的6个 工业部门(电力、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石化),并将覆盖每年约40~45亿吨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量的近50%。届时,中国的碳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
碳交易市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王科告诉记者。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各年我国工业部门碳减排机会成本占同年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4%~3.4%,其中“十二五”时期占比较“十一五”时期有轻微下降。“这表明我国工业部门近年来碳减排压力略有降低,但主要原因并非工业部门减排潜力上升或减排难度降低,而是由于今年部分高耗能和高排放部门产出增速放缓。”该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