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碳交易,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如某个用能单位,每年的碳排放限额为1万吨,如果这个单位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每年碳排放量为8千吨,那么多余的2千吨,就可以通过交易出售,而其它用能单位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也可以通过交易购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排放如今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发展重点,在依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GDP的增长建立在电力、水泥、钢铁、航运等对高碳排放能源的依赖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体,1965年至2014年,碳排放总量占全球15%,这次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明确表示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今年9月,中国承诺将于2017 年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和民航运输业。为保证交易体系的启动,政策方面也出台红利支持。今年8月,发改委披露为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将尽快提交国务院审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目前,中国碳减排市场空间巨大,到2013年人均碳排放量为7.2吨,已经超过欧洲的6.8吨。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碳市场排放量会涉及到30亿~40亿吨,仅现货交易额就达12亿~80亿元,如果进一步考虑期货,交易金额可能达到600亿到4000亿元。在二级市场,市场有望重新认识碳排放概念股,今后受到主力资金的追捧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