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角度和长远发展来看,碳减排将是一个争夺新兴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当前,国际市场上碳金融已成为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这一领域的竞争相继在各金融机构展开。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原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熊焰曾表示,碳金融将成全球最大的市场,未来5-10年中国环境改革与金融改革相结合将会产生很大的产业和投资机会。中国环境产品服务的价格将大幅度提升,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机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然而,缺少统一运作规范的碳排放权市场,使得我国围绕碳交易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无法形成,碳金融、碳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无法开展,碳定价也必然被虚置。现阶段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主要以双边合作、远期交易的形式开展,其回报来源于项目成功后所获减排单位的转让,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所和环境交易所尚未正式开展碳期货和期权交易,碳排放权更多地表现为商品属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虽然中国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交易量已经占到世界总成交量的80%左右,但是与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的国际碳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也加快了在碳金融市场的布局,并推出了多款碳金融产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今年6月30日,上海第二履约期顺利结束,并成为国内首个连续两年实现100%完成履约的试点城市。同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借碳交易业务细则(试行)》发布,正式对外推出借碳交易业务。
据介绍,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此次推出的借碳交易机制,借入方无需在市场直接购买配额,只需要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因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配额。借出方则可以以较低的风险盘活碳资产,获得收益。总体而言,借碳机制有利于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促进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碳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建议碳资产商大量‘抛售’CCER,有关方面要大力研究推进绿色信贷,通过资产运营得到更持续健康的收益。”香港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推广部主任李栩然此前在某论坛上对记者表示,国内从事碳交易的企业大多是重资产行业,对流动资金有较强的需求,企业可以考虑将碳资产包装,从而在新三板挂牌,或者在内地主板市场、香港市场挂牌上市。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今年7月以100%的企业履约率完成2014年履约的广东,也加快发展碳金融产业。广东目前已推出了碳交易法人账户透支、配额抵押融资两项金融产品。数据显示,2014年8月,华电广州大学城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了抵押15万吨配额、融资500万元协议,2015年6月,企业还贷并解押15万吨配额用于履约。
上市公司也在加快抢占碳金融市场。爱康科技自2014年底以来积极布局低碳发展战略,投资参股碳减排先锋企业,深度布局全产业链;与环境交易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就碳资产开发及管理、绿色金融创新、低碳金融平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置信电气更是一直在深耕碳金融领域,子公司置信碳资产是国家电网系统内惟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公司。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中国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也是中国金融创新的一个方面。而且建立碳交易期货市场,有利于中国形成独立自主的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成为国际碳交易价格的创造者和领先者。”张国栋对记者指出,碳交易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能够渗透到其他产业领域,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引导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